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气象学论文

数码相机与MODIS卫星遥感结合的森林物候监测及管理系统初步研建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1 引言第12-22页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植物物候观测历程第13-14页
   ·植物物候遥感监测基本原理第14-15页
   ·遥感监测植物物候研究进展第15-18页
     ·植物生长季划分第15页
     ·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第15-16页
     ·植物物候信息提取第16-18页
   ·近地表数码相机监测植物物候第18-19页
   ·研究内容第19-21页
   ·技术路线第21-22页
2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与处理第22-39页
   ·研究区概况第22-26页
     ·基本概况第22页
     ·地形地貌第22页
     ·气候特征第22-23页
     ·森林植被类型和主要树种分布格局第23-26页
   ·研究数据的获取与处理第26-39页
     ·MODIS遥感影像数据第26-27页
     ·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第27-29页
     ·四川省土地利用与覆盖数据第29-32页
     ·四川省森林地理分区图地理配准与数字化第32-33页
     ·数字相机森林(树木)物候监测系统的建立与数据获取第33-39页
3 研究方法第39-52页
   ·数码相机数据处理第39-42页
     ·数码相机图像处理方法第39-40页
     ·数据平滑及物候期的确定第40-42页
   ·MODIS遥感影像数据处理第42-49页
     ·MODIS数据预处理第42-43页
     ·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构建第43-45页
     ·时间序列植被指数重构第45-46页
     ·时间序列植被指数重构方法选择第46-48页
     ·时间序列图像重构结果第48-49页
     ·森林物候关键期提取第49页
   ·数码相机与卫星遥感监测森林物候比较第49-52页
4 结果与分析第52-80页
   ·数码相机植被指数选择第52-53页
   ·数码相机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拟合及物候关键期确定第53-55页
   ·数码相机精细物候变化信息提取第55-57页
   ·四川森林植被物候参数的时空格局及变化趋势第57-63页
     ·生长季开始期第57-58页
     ·生长季结束期第58-60页
     ·生长季长度第60-61页
     ·生长最大值时间第61-63页
   ·四川森林植被物候信息与海拔之间的关系第63-65页
   ·数码相机与卫星遥感监测森林物候比较第65-70页
     ·灵岩山森林公园森林物候监测结果第65-66页
     ·数码相机与卫星遥感监测的比较分析第66-69页
     ·误差分析第69-70页
   ·森林物候遥感监测管理系统建立与数据发布第70-80页
     ·森林物候数码相机自动监测管理子系统建立第70-72页
     ·森林物候MODIS卫星遥感监测子系统建立第72-79页
     ·森林物候监测数据在线发布第79-80页
5 结论与展望第80-86页
   ·结论与讨论第80-83页
   ·不足与展望第83-86页
参考文献第86-94页
致谢第94-96页
附录第96-10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山森林林窗位置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元素释放的影响
下一篇:模拟增加降水对干旱河谷区云南松人工林凋落叶分解及养分释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