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新害虫—绿长突叶蝉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8页 |
| ·葡萄产业概况 | 第9-10页 |
| ·葡萄虫害概况 | 第10-11页 |
| ·新疆葡萄虫害概况 | 第11-13页 |
| ·叶蝉总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长突叶蝉族的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 ·本实验的目地和方法 | 第17页 |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绿长突叶蝉的分布、寄主范围及危害程度调查 | 第18-2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8-19页 |
| ·普查范围 | 第18页 |
| ·普查方法 | 第18-19页 |
| ·寄主范围调查 | 第1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9-23页 |
| ·绿长突叶蝉的分布区域与为害程度 | 第19-20页 |
| ·绿长突叶蝉寄主范围调查 | 第20页 |
| ·不同葡萄品种上的分布状况 | 第20-22页 |
|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下叶蝉发生状况 | 第22-23页 |
| ·讨论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绿长突叶蝉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24-3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5页 |
| ·绿长突叶蝉越冬虫态及越冬场所的调查 | 第24页 |
| ·田间观察 | 第24页 |
| ·室内人工饲养与观察 | 第24-2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5-29页 |
| ·形态特征 | 第25页 |
| ·绿长突叶蝉生活史 | 第25-26页 |
| ·绿长突叶蝉发育历期 | 第26-27页 |
| ·绿长突叶蝉习性和行为 | 第27-29页 |
| ·讨论 | 第29-30页 |
| 第四章 绿长突叶蝉种群消长与分布规律研究 | 第30-3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0页 |
| ·结果分析 | 第30-33页 |
| ·绿长突叶蝉的种群年消长动态 | 第30-31页 |
| ·绿长突叶蝉在葡萄植株上垂直空间分布动态 | 第31-32页 |
| ·绿长突叶蝉雌雄成虫在垂直空间活动分布 | 第32-33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33-35页 |
| 第五章 绿长突叶蝉生态风险评估 | 第35-39页 |
| ·定性分析 | 第35-36页 |
| ·绿长突叶蝉的分布情况(P1) | 第35页 |
| ·害虫潜在的经济危害性(P2) | 第35页 |
| ·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P33) | 第35-36页 |
| ·传播扩散的可能性(P4) | 第36页 |
| ·检疫与处理难度 | 第36页 |
| ·定量评估 | 第36-38页 |
| ·害虫管理 | 第38-39页 |
| 第六章 绿长突叶蝉防治药剂室内筛选研究 | 第39-4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 ·供试药剂 | 第39页 |
| ·供试虫源 | 第39页 |
| ·生物测定方法 | 第39-40页 |
| ·结果分析 | 第40-42页 |
| ·三种杀虫剂对绿长突叶蝉若虫的触杀作用及毒力测定 | 第40-41页 |
| ·三种杀虫剂对绿长突叶蝉若虫的内吸毒杀作用 | 第41-42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42-44页 |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作者简介 | 第50-51页 |
| 附件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