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易涝区不同种植模式生态功能及效益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易涝区种植模式研究进展 | 第10页 |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 第10-12页 |
·不同种植模式碳的固定 | 第12-14页 |
·不同种植模式温室气体排放状况 | 第14-15页 |
·不同种植模式对养分固定的影响 | 第15-17页 |
·不同种植模式下经济效益比较 | 第17-19页 |
2 引言 | 第19-2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0-25页 |
·试验基地 | 第20页 |
·实验室仪器 | 第20页 |
·供试品种 | 第20-21页 |
·试验设计 | 第21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1-24页 |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24-25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5-42页 |
·不同种植模式对农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25-29页 |
·不同种植模式土壤pH值变化 | 第25页 |
·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容重变化比较 | 第25-26页 |
·不同种植模式土壤速效养分变化 | 第26-28页 |
·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矿化速率及硝化速率变化情况 | 第28-29页 |
·不同种植模式下碳素固定 | 第29-31页 |
·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 | 第29-30页 |
·作物固氮量 | 第30页 |
·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作物系统净固碳量 | 第30-31页 |
·不同种植模式下温室气体排放 | 第31-35页 |
·温室气体排放速率变化 | 第31-33页 |
·温室气体季节性排放量和年排放量 | 第33-35页 |
·土壤-作物系统养分固定情况 | 第35-37页 |
·不同种植模式下作物养分固定情况 | 第35-36页 |
·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作物系统氮素养分固定 | 第36页 |
·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作物系统磷素养分固定 | 第36-37页 |
·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作物系统钾素养分固定 | 第37页 |
·不同种植模式下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比较 | 第37-42页 |
·不同种植模式下经济效益分析 | 第37-39页 |
·不同种植模式下生态效益分析 | 第39-40页 |
·不同种植模式下社会效益分析 | 第40-42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2-47页 |
·不同种植模式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 第42页 |
·不同种植模式碳素固定 | 第42-43页 |
·不同种植模式温室气体排放 | 第43-44页 |
·土壤-作物系统养分固定情况 | 第44-45页 |
·不同种植模式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比较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介 | 第53-5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