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8页 |
| ·太阳能的发展和利用 | 第8页 |
| ·多金属氧酸盐的性质和结构 | 第8-10页 |
| ·含有多酸类物质的有机复合膜 | 第10-11页 |
| ·酞菁类有机光电材料 | 第11-12页 |
| ·多酸作为新型材料的光电转化和性质的表征 | 第12-13页 |
| ·有机/无机半导体复合光电材料 | 第13-14页 |
| ·选题依据及目的 | 第14-1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18页 |
| 第二章 多酸促进酞菁的激子分离和光电转换效率的研究 | 第18-28页 |
| ·引言 | 第18-19页 |
| ·实验部分 | 第19-20页 |
| ·实验所需药品 | 第19页 |
| ·实验设备 | 第19页 |
| ·复合膜制备方法 | 第19-20页 |
| ·复合后膜电极的光-电化学测试 | 第20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20-26页 |
| ·对多层膜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测试 | 第20-21页 |
| ·多层复合膜的 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 | 第21页 |
| ·多层膜的表面形貌表征 | 第21-22页 |
| ·光电化学测试 | 第22-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多酸和杂多蓝对酞菁光电性能的影响 | 第28-35页 |
| ·引言 | 第28页 |
| ·实验部分 | 第28-29页 |
| ·实验所需药品 | 第28页 |
| ·实验设备 | 第28页 |
| ·复合膜制备方法 | 第28-29页 |
| ·复合后膜电极的光-电化学测试 | 第29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29-33页 |
| ·多层膜的表面形貌表征 | 第29-30页 |
| ·光电化学测试 | 第30-32页 |
| ·P_2Mo_(18)和 P_2Mo_(18)杂多蓝表面光电压比较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多酸的类半导体性质的研究 | 第35-47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实验部分 | 第35-36页 |
| ·实验中使用的药品 | 第35页 |
| ·实验仪器 | 第35页 |
| ·多酸复合膜制备 | 第35-36页 |
| ·复合后膜电极的光-电化学测试 | 第36页 |
| ·多酸表面光电压谱和固体紫外漫反射的测试 | 第36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36-45页 |
| ·光电化学测试 | 第36-37页 |
| ·表面光电压谱测试 | 第37-42页 |
| ·固体紫外漫反射 | 第42-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