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绪论 | 第6-11页 |
| 一、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6-7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7-11页 |
| 第一章 印缅关系的历史变迁 | 第11-17页 |
| 一、冷战结束前的印缅关系 | 第11-13页 |
| (一)独立前两国历史联系深远广泛,地区内印度元素突出 | 第11-12页 |
| (二)独立后两国关系的发展演变 | 第12-13页 |
| 二、冷战结束后印缅关系的有限缓和 | 第13-15页 |
| 三、印度“东向”政策的提出与印缅关系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印度在缅利益的主要表现 | 第17-24页 |
| 一、地缘政治利益 | 第17-18页 |
| 二、安全利益 | 第18-20页 |
| (一)维护边境安全 | 第18-19页 |
| (二)打击毒品走私 | 第19-20页 |
| 三、经济利益 | 第20-24页 |
| (一)获取缅甸丰富资源 | 第20-21页 |
| (二)开拓经济发展空间 | 第21-22页 |
| (三)发展东北部地区经济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辛格政府对缅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24-41页 |
| 一、2004—2010年的接触-合作阶段 | 第24-29页 |
| (一)辛格政府面临的时代背景 | 第24-25页 |
| (二)加强政治互信 | 第25-26页 |
| (三)促进经贸合作 | 第26-27页 |
| (四)开展军事和防务合作 | 第27-29页 |
| 二、2010—2014年的深化合作阶段 | 第29-34页 |
| (一)辛格政府调整对缅政策的背景 | 第29-30页 |
| (二)两国高层互访频繁,深化合作意向强烈 | 第30-31页 |
| (三)扩大经贸合作范围,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经贸联系 | 第31-33页 |
| (四)深化安全领域合作 | 第33-34页 |
| 三、辛格政府对缅政策的特点 | 第34-41页 |
| (一)古杰拉尔主义的原则指导 | 第34-35页 |
| (二)印缅双边经贸合作成增强趋势,两国合作稳步发展 | 第35-37页 |
| (三)地缘政治色彩浓厚 | 第37-39页 |
| (四)综合借助区域多边框架 | 第39-41页 |
| 第四章 辛格政府对缅政策的外部影响因素 | 第41-49页 |
| 一、地区因素 | 第41-44页 |
| (一)东盟因素 | 第41-43页 |
| (二)缅甸因素 | 第43-44页 |
| 二、大国因素 | 第44-49页 |
| (一)美国因素 | 第44-46页 |
| (二)中国因素 | 第46-49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