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多杀性巴氏杆菌概述 | 第13-15页 |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原学和分类 | 第13-14页 |
·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流行病学 | 第14页 |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致病机制 | 第14-15页 |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因子基因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相关基因 | 第15-16页 |
·铁调节和铁捕获蛋白相关基因 | 第16-17页 |
·荚膜相关基因 | 第17页 |
·脂多糖相关基因 | 第17-18页 |
·外膜蛋白相关基因 | 第18-19页 |
·噬菌体对细菌致病性的影响研究概况 | 第19-20页 |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在寻找新的致病性基因中的应用 | 第20-23页 |
第2章 引言 | 第23-25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3页 |
·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第3章 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强弱毒株差异基因的SSH法筛选 | 第25-41页 |
·材料 | 第25-27页 |
·菌种 | 第25页 |
·试剂 | 第25页 |
·主要化学试剂的配制 | 第25-26页 |
·主要仪器 | 第26-27页 |
·方法 | 第27-35页 |
·差减文库的构建 | 第27-33页 |
·差减文库的克隆 | 第33-34页 |
·菌液PCR筛选 | 第34-35页 |
·测序与同源性分析 | 第35页 |
·结果 | 第35-39页 |
·差减文库的构建 | 第35-38页 |
·差减文库的克隆及PCR鉴定 | 第38页 |
·测序与同源性分析 | 第38-39页 |
·讨论 | 第39-41页 |
第4章 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强弱毒株差异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PCR验证 | 第41-49页 |
·材料 | 第41页 |
·菌种 | 第41页 |
·试剂 | 第41页 |
·生物信息分析软件 | 第41页 |
·方法 | 第41-43页 |
·SSH法筛选得到的28个差异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1-42页 |
·差异基因的进一步筛选 | 第42页 |
·差异基因的PCR验证 | 第42-43页 |
·结果 | 第43-46页 |
·SSH法筛选得到的28个差异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3页 |
·差异基因的进一步筛选结果 | 第43页 |
·差异基因的PCR验证 | 第43-46页 |
·讨论 | 第46-49页 |
第5章 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强弱毒株差异基因PmCQ2-6g0018的表达及其免疫保护性研究 | 第49-65页 |
·材料 | 第49-51页 |
·菌种及实验动物 | 第49页 |
·试剂 | 第49页 |
·主要化学试剂配制 | 第49-51页 |
·主要仪器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 | 第51页 |
·方法 | 第51-58页 |
·差异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免疫学活性分析 | 第51-56页 |
·PmCQ2_6g0018基因体内表达情况的分析 | 第56-57页 |
·动物保护性试验 | 第57-58页 |
·结果 | 第58-63页 |
·差异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免疫学活性分析 | 第58-61页 |
·PmCQ2_6g0018基因体内表达情况的分析结果 | 第61-62页 |
·ELISA检测抗体水平 | 第62-63页 |
·动物保护性试验结果 | 第63页 |
·讨论 | 第63-6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5-67页 |
·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强弱毒株差异基因的SSH法筛选 | 第65页 |
·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强弱毒株差异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PCR验证 | 第65页 |
·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强弱毒株差异基因PmCQ2_6g0018的表达及其免疫保护性研究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附录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