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丛生竹的侧枝扦插技术及生根机理研究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1 前言 | 第11-20页 |
| ·扦插繁殖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 ·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 第12-15页 |
| ·扦插生根机理研究 | 第15-17页 |
| ·竹子的扦插扦插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7页 |
| ·试验地概况 | 第20页 |
| ·福建东山 | 第20页 |
| ·福建福州 | 第20页 |
|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 ·扦插技术的试验材料 | 第20-21页 |
| ·扦插生根机理的研究材料 | 第21页 |
| ·试验方法 | 第21-22页 |
| ·扦插繁殖技术的试验设计 | 第21-22页 |
| ·扦插生根机理的研究方法 | 第22页 |
| ·扦插技术与插后管理 | 第22页 |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22-26页 |
| ·成活率的调查 | 第22-23页 |
| ·可溶性糖的测定 | 第23页 |
| ·可溶性蛋白的测定 | 第23-24页 |
| ·过氧化物酶(POD)的测定 | 第24页 |
| ·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的测定 | 第24-25页 |
| ·多酚氧化酶(PPO)的测定 | 第25-26页 |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 | 第26页 |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6-27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39页 |
| ·绿竹和大头典竹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 第27-32页 |
| ·扦插生根过程及生根类型描述 | 第27-28页 |
| ·不同的生长调节剂及浓度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 第28-29页 |
| ·不同的扦插基质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 第29-30页 |
| ·不同枝龄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 第30-31页 |
| ·不同的扦插时间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 第31-32页 |
| ·绿竹和大头典竹的扦插生根机理研究 | 第32-39页 |
| ·扦插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第32-34页 |
| ·扦插生根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 | 第34-35页 |
| ·扦插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 | 第35-36页 |
| ·扦插过程中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变化 | 第36-37页 |
| ·扦插过程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变化 | 第37-38页 |
| ·扦插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变化 | 第38-39页 |
| 4 结论与讨论 | 第39-45页 |
| ·讨论 | 第39-43页 |
| ·结论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附录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