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2-42页 |
·痛经概念 | 第12页 |
·流行病学调查 | 第12页 |
·古代医家对痛经的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汉代之前 | 第12页 |
·两汉至隋唐时期 | 第12-13页 |
·宋朝时期 | 第13页 |
·金元时期 | 第13-14页 |
·明清时期 | 第14-15页 |
·现代医学对痛经的认识 | 第15-23页 |
·现代医学对痛经病因、机制的认识 | 第15-16页 |
·西医对原发性痛经的认识 | 第16-19页 |
·现代医学对痛经的治疗 | 第19-23页 |
·针灸对痛经治疗的现代研究现状 | 第23-41页 |
·针刺疗法 | 第24-26页 |
·艾灸疗法 | 第26页 |
·中药疗法 | 第26-32页 |
·其他疗法 | 第32-37页 |
·名医治疗痛经名方 | 第37-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42-52页 |
·研究对象 | 第42-43页 |
·病例来源 | 第42页 |
·诊断标准 | 第42页 |
·排除标准 | 第42页 |
·纳入标准 | 第42页 |
·剔除标准 | 第42-43页 |
·脱落标准及处理 | 第43页 |
·中医辩证分型 | 第43页 |
·研究方法 | 第43-47页 |
·分组及样本量 | 第43页 |
·穴位定位与针刺方向、深浅 | 第43-44页 |
·针刺用具选择 | 第44页 |
·操作方法 | 第44-45页 |
·具体操作方法 | 第45页 |
·试验流程 | 第45页 |
·意外情况处理 | 第45页 |
·随访 | 第45页 |
·观察指标 | 第45-47页 |
·统计方法 | 第47页 |
·结果 | 第47-52页 |
·一般情况分析 | 第47页 |
·四组基线情况比较 | 第47-49页 |
·治疗效果 | 第49-52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52-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详细摘要 | 第69-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