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超高层建筑施工模拟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钢管混凝土收缩徐变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超高层建筑结构风振响应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考虑钢材协同效应的混凝土时变特性研究 | 第17-27页 |
·引言 | 第17页 |
·混凝土徐变预测模型的对比分析 | 第17-23页 |
·徐变收缩效应的分析方法 | 第17-20页 |
·CEB-FIP MC90徐变预测模型 | 第20页 |
·ACI 209R徐变预测模型 | 第20-23页 |
·考虑钢材协同效应的混凝土时变特性修正 | 第23-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超高层框筒混合结构的施工模拟 | 第27-41页 |
·引言 | 第27页 |
·施工期内结构竖向变形的理论分析 | 第27-29页 |
·超高层框筒混合结构施工模拟分析 | 第29-37页 |
·工程概况 | 第29-31页 |
·施工模拟分析的参数设置 | 第31-32页 |
·施工模拟结果分析 | 第32-37页 |
·施工方案优化 | 第37-38页 |
·施工标高预调值计算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超高层框筒混合结构施工监测 | 第41-65页 |
·引言 | 第41页 |
·超高层结构施工监控指标与监测方法 | 第41-51页 |
·应力应变监测方法 | 第42-44页 |
·竖向变形监测方法 | 第44-46页 |
·结构动力特性监测 | 第46-48页 |
·结构施工过程中风环境测试 | 第48-51页 |
·监测结果分析 | 第51-57页 |
·应力应变监测结果分析 | 第51-54页 |
·竖向变形监测结果分析 | 第54页 |
·结构动力特性监测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基于响应面法的模型有限元修正 | 第57-62页 |
·响应面法优化的基本原理 | 第57-58页 |
·基于响应面法的模型有限元修正 | 第58-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5页 |
第5章 不同脉动风功率谱下结构施工期间的风振响应分析 | 第65-81页 |
·引言 | 第65页 |
·纵向风荷载效应概述 | 第65-69页 |
·平均风速 | 第65-66页 |
·湍流度与湍流积分尺度 | 第66-67页 |
·纵向脉动风速功率谱 | 第67-69页 |
·人工模拟脉动风速时程 | 第69-73页 |
·线性滤波法模拟风速时程 | 第69-71页 |
·脉动风时程模拟在MATLAB中程序中的编译 | 第71-73页 |
·超高层框筒混合结果施工期内风振响应分析 | 第73-79页 |
·考虑时变性的结构动力方程 | 第73-74页 |
·施工期内超高层混合结构风振响应分析 | 第74-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结论 | 第81-82页 |
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