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5页 |
| 缩略词表 | 第5-8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8页 |
|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类型及分子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类型及应用 | 第9-10页 |
|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重要基因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 ·植物基因功能研究方法 | 第11-16页 |
| ·植物基因功能研究方法概述 | 第11-12页 |
| ·酵母双杂交技术 | 第12-14页 |
|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 | 第14-15页 |
| ·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 | 第15-16页 |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6-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甘蓝OguCMS相关基因orf138互作蛋白的筛选 | 第18-3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8-24页 |
| ·材料 | 第18-20页 |
| ·方法 | 第20-2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4-32页 |
| ·诱饵重组载体的构建和分析 | 第25页 |
| ·酵母菌株Y2HGold表型鉴定 | 第25-26页 |
| ·诱饵重组载体转化Y2HGold | 第26-27页 |
| ·诱饵重组载体的自激活检测 | 第27-28页 |
| ·诱饵重组载体的毒性检测 | 第28-29页 |
| ·Mating法筛选与诱饵蛋白相互作用蛋白 | 第29-32页 |
| ·讨论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甘蓝OguCMS相关基因orf138与互作候选蛋白的回转验证 | 第34-4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 ·材料 | 第34页 |
| ·方法 | 第34-3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5-42页 |
| ·文库筛选后分离获得的单一c DNA文库质粒PCR电泳检测 | 第35-36页 |
| ·阳性候选质粒与pGBKT7-1138、pGBKT7-142, pGBKT7-43138诱饵回转验证 | 第36-38页 |
| ·通过酵母双杂交共转实验验证阳性候选基因与orf138可能互作的结构域 | 第38-42页 |
| ·讨论 | 第42-45页 |
| ·ADP核糖基化因子的功能分析 | 第42页 |
| ·CHCH家族类Cox19蛋白的功能分析 | 第42-43页 |
| ·乙烯应答转录因子RAP2-12的功能分析 | 第43-44页 |
| ·谷胱甘肽S转移酶DHAR1的功能分析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利用BIFC验证orf138与乙烯应答转录因子RAP2-12的蛋白互作 | 第45-5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5-50页 |
| ·材料 | 第45页 |
| ·方法 | 第45-5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4页 |
| ·BIFC重组质粒pSPYNE-1138、pSP YNE-142、pSP YNE-43138和pSPYCE-1138D的构建 | 第50-52页 |
| ·BIFC技术验证orf138与乙烯应答转录因子RAP2-12的蛋白互作 | 第52-54页 |
| ·讨论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作者简介 | 第63-64页 |
| 导师简介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