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犯罪治理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及其克服
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1章 地方保护主义的表现形式及其形成原因 | 第12-18页 |
·地方保护主义的表现形式 | 第12-14页 |
·经济领域:市场封锁、市场分割问题突出 | 第12-13页 |
·政治领域:地方政府干预行政执法 | 第13-14页 |
·司法领域:地方司法保护严重 | 第14页 |
·地方保护主义的形成原因 | 第14-18页 |
·地方经济利益的驱使 | 第14-15页 |
·管理机制不合理 | 第15-16页 |
·司法制度体系不健全 | 第16-18页 |
第2章 地方保护主义与环境污染犯罪的生成和治理 | 第18-24页 |
·地方保护主义与环境污染犯罪的生成 | 第18-21页 |
·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污染犯罪规模的促进 | 第18-19页 |
·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污染犯罪后果的遮蔽 | 第19-21页 |
·地方保护主义与环境污染犯罪的治理 | 第21-24页 |
·地方保护主义与环境执法 | 第21-22页 |
·地方保护主义与环境司法 | 第22-24页 |
第3章 环境污染犯罪治理中的地方保护主义之克服 | 第24-35页 |
·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执行监督体系 | 第24-29页 |
·明确环境保护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职权划分 | 第24-25页 |
·实行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垂直领导 | 第25-27页 |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 | 第27-29页 |
·完善环境污染犯罪的司法机制 | 第29-32页 |
·推行司法独立 | 第29-30页 |
·树立有罪必罚观念 | 第30-32页 |
·落实环境执法与司法的衔接工作 | 第32-35页 |
·提高对衔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 第32-33页 |
·环保部门认真履行职责 | 第33页 |
·规范衔接工作程序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