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的修辞艺术探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选题缘起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8-10页 |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第二章 《骆驼祥子》及其修辞艺术概观 | 第12-15页 |
·老舍与《骆驼祥子》 | 第12-13页 |
·《骆驼祥子》的主要“修辞艺术”样式 | 第13-15页 |
第三章 《骆驼祥子》中的主要辞格 | 第15-37页 |
·复叠 | 第15-21页 |
·复辞 | 第15-16页 |
·叠字 | 第16-21页 |
·设问 | 第21-22页 |
·自问自答 | 第21-22页 |
·答案在问题之中 | 第22页 |
·譬喻 | 第22-30页 |
·比喻的基本类型 | 第23-25页 |
·喻体的选择 | 第25-28页 |
·比喻的审美层次 | 第28-30页 |
·引用 | 第30-32页 |
·引用行话 | 第30-31页 |
·俗语 | 第31-32页 |
·感叹 | 第32-33页 |
·添加感叹词 | 第32页 |
·在设问中有感叹 | 第32-33页 |
·在倒装句式中出现 | 第33页 |
·排比 | 第33-34页 |
·夸张 | 第34-35页 |
·反复 | 第35-37页 |
·连接的反复 | 第35-36页 |
·隔离的反复 | 第36-37页 |
第四章 《骆驼祥子》的语言风格 | 第37-44页 |
·《骆驼祥子》的言语风格 | 第37-39页 |
·民族风格 | 第37-38页 |
·时代风格 | 第38-39页 |
·地域风格 | 第39页 |
·《骆驼祥子》的表现风格 | 第39-44页 |
·平实的表现风格 | 第40页 |
·简洁的表现风格 | 第40-42页 |
·幽默的表达风格 | 第42页 |
·通俗的表达风格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