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绪论 | 第12-26页 |
·引言 | 第12-17页 |
·塑料的生产与消费 | 第12-14页 |
·废旧塑料的产生与回收现状 | 第14-15页 |
·废旧塑料的利用 | 第15-17页 |
·废旧塑料的分选 | 第17-19页 |
·密度分选 | 第18页 |
·水力旋流器分选 | 第18页 |
·形状分选 | 第18-19页 |
·浮选 | 第19页 |
·废旧塑料浮选分离现状 | 第19-24页 |
·废旧 PET 和 PVC 的浮选分离 | 第20-21页 |
·废旧 ABS 和 HIPS 的浮选分离 | 第21-24页 |
·课题提出 | 第24-26页 |
·提出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24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2 浮选工艺的优化 | 第26-39页 |
·引言 | 第26页 |
·实验部分 | 第26-32页 |
·实验原料 | 第26-28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8-29页 |
·浮选实验 | 第29-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8页 |
·浮选温度的确定 | 第32-33页 |
·浮选粒度的选择 | 第33-35页 |
·浮选空气流量的确定 | 第35页 |
·起泡剂用量确定 | 第35-36页 |
·浮选实验 | 第36页 |
·浮选柱尺寸的确定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3 浮选润湿剂的对比 | 第39-54页 |
·引言 | 第39-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3页 |
·实验原料、药剂与仪器 | 第40-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页 |
·表面能计算 | 第41-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2页 |
·废旧塑料的固体表面能 | 第43-45页 |
·废旧塑料的亲水指数 | 第45页 |
·单宁酸调节 ABS 和 HIPS 的可浮性 | 第45-47页 |
·木质素磺酸钙调节 ABS 和 HIPS 的可浮性 | 第47-49页 |
·羧甲基纤维素钠调节 ABS 和 HIPS 的可浮性 | 第49-50页 |
·润湿剂的表面能计算及对比 | 第50-52页 |
·润湿剂的润湿指数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4 浮选体系中的界面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54-63页 |
·引言 | 第54页 |
·界面相互作用自由能计算 | 第54-55页 |
·两组分间相互作用自由能 | 第54-55页 |
·组分 1 与组分 3 通过第 2 相相互作用自由能 | 第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1页 |
·自然浮选的界面相互作用自由能 | 第55-57页 |
·采用润湿剂浮选时的界面相互作用自由能 | 第57-60页 |
·ABS 和 HIPS 表面的吸附模型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5 浮选溶液性质的影响 | 第63-78页 |
·引言 | 第63页 |
·实验部分 | 第63-64页 |
·实验原料、试剂和仪器 | 第63-64页 |
·实验方法 | 第6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4-76页 |
·甲醇与乙酸对浮选分离 ABS 和 HIPS 的影响 | 第64-65页 |
·pH 值对浮选分离的影响 | 第65-71页 |
·表面张力对浮选分离的影响 | 第71-74页 |
·溶液性质对浮选分离影响的机理探讨 | 第74-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6 全文总结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