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身份认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跨域认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论文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Kerberos域内认证模式的改进 | 第16-31页 |
·Kerberos协议的域内认证模式 | 第16-18页 |
·Kerberos协议域内认证的安全性分析 | 第18-19页 |
·易受口令猜测攻击 | 第18页 |
·对称密钥机制缺点分析 | 第18-19页 |
·时间同步和重放攻击问题 | 第19页 |
·会话密钥的威胁 | 第19页 |
·Kerberos协议域内认证模式的改进方案 | 第19-21页 |
·非对称密钥机制 | 第19-20页 |
·消息序列号和随机数结合法 | 第20-21页 |
·密钥链机制 | 第21页 |
·改进后的Kerberos域内认证协议 | 第21-30页 |
·Kerberos改进后模型的实体 | 第21页 |
·符号定义及描述 | 第21-22页 |
·密钥链和消息列表的存储结构 | 第22-23页 |
·改进后Kerberos协议的过程描述 | 第23-29页 |
·改进后安全性分析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Kerberos跨域认证模式的改进 | 第31-44页 |
·Kerberos跨域认证简介及认证过程描述 | 第31-34页 |
·跨域Kerberos的安全性分析 | 第34-36页 |
·密钥多次分配和重复存储问题 | 第34-35页 |
·用户身份信息泄露 | 第35-36页 |
·跨域Kerberos认证模式的改进思路 | 第36-37页 |
·双密钥链机制 | 第36页 |
·匿名身份信息机制 | 第36-37页 |
·改进后的Kerberos跨域认证协议 | 第37-43页 |
·Kerberos跨域认证模型 | 第37-43页 |
·改进后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基于Kerberos的单域与多域认证系统的验证 | 第44-56页 |
·认证服务器端数据库构建 | 第44-45页 |
·票据管理 | 第44页 |
·用户信息管理 | 第44-45页 |
·域信息管理 | 第45页 |
·资源信息管理 | 第45页 |
·认证服务器活动图 | 第45-46页 |
·Kerberos域内认证过程实现及实例分析 | 第46-52页 |
·改进前Kerberos域内认证 | 第46-49页 |
·改进后Kerberos域内认证 | 第49-52页 |
·Kerberos跨域认证过程实现及实例分析 | 第52-55页 |
·改进前Kerberos跨域认证 | 第52-54页 |
·改进后Kerberos跨域认证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7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56页 |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