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伦理学对利益衡量方法的影响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选题背景与目的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 | 第8-10页 |
·研究的基本框架与主要方法 | 第10-11页 |
2 马克思伦理思想中的“道德”理念 | 第11-21页 |
·马克思的道德发展观 | 第11-12页 |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道德 | 第12-14页 |
·被遮蔽的道德 | 第12-13页 |
·社会化的道德 | 第13-14页 |
·作为统治阶级思想的道德 | 第14-17页 |
·跟随时代变化的道德 | 第14-16页 |
·统治阶级的道德 | 第16页 |
·具有批判精神的道德 | 第16-17页 |
·“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的道德 | 第17-21页 |
·“自律”与“他律”相分离的道德 | 第17-18页 |
·“自律”与“他律”辩证统一的道德 | 第18-21页 |
3 西方伦理学的价值评判方法 | 第21-31页 |
·引入西方伦理学价值评判方法的意义 | 第21-22页 |
·直觉主义伦理学的产生 | 第22-27页 |
·直觉主义伦理学主要观点 | 第22-24页 |
·西季威克直觉主义方法的主要思想 | 第24-27页 |
·摩尔直觉主义伦理学的基本观点 | 第27-31页 |
·摩尔关于“善”的三个层次 | 第27-29页 |
·摩尔关于“正当”的阐释 | 第29-31页 |
4 马克思伦理学对利益衡量方法的作用力 | 第31-41页 |
·法律解释中的利益衡量 | 第31-35页 |
·法律解释称谓的诠释 | 第31-33页 |
·利益衡量概念的诠释 | 第33-35页 |
·运用马克思伦理思想影响利益衡量方法 | 第35-38页 |
·相关理论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作用 | 第38-41页 |
·我国司法实践的经济环境 | 第38-39页 |
·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适应司法实践环境 | 第39-41页 |
5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著 | 第45-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