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过失犯罪探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1 监督过失理论概述 | 第13-21页 |
·监督过失理论的产生背景 | 第13页 |
·监督过失的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监督过失的概念、特征及性质认定 | 第15-21页 |
·监督过失概念 | 第15-17页 |
·监督过失的特征 | 第17-18页 |
·监督过失的性质认定 | 第18-21页 |
2 监督过失犯罪成立要件 | 第21-31页 |
·监督过失犯罪的主体 | 第21-23页 |
·监督过失犯罪的主观方面 | 第23-26页 |
·疏忽大意的监督过失 | 第24-25页 |
·过于自信的监督过失 | 第25-26页 |
·监督过失的客观方面 | 第26-31页 |
·过失犯罪实行行为 | 第26-27页 |
·监督过失实行行为的特性 | 第27-28页 |
·监督过失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 | 第28页 |
·监督过失的因果关系 | 第28-31页 |
3 监督过失犯罪在我国的现状 | 第31-38页 |
·监督过失犯罪的立法现状 | 第31-34页 |
·监督过失在我国刑法中的分布 | 第31-32页 |
·司法解释对监督过失理论的运用 | 第32-33页 |
·我国非刑事法律中的规定 | 第33-34页 |
·监督过失犯罪的司法现状 | 第34-38页 |
·监督过失犯罪中是否适用信赖原则 | 第34-36页 |
·监督过失责任是否就是领导责任 | 第36-37页 |
·监督者承担过失责任的本质认定 | 第37-38页 |
4 监督过失犯罪的立法缺陷及完善 | 第38-42页 |
·监督过失犯罪的立法缺陷 | 第38-39页 |
·监督过失犯罪的立法完善 | 第39-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