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公司纠纷与司法介入 | 第12-21页 |
一、公司纠纷的内涵 | 第12-15页 |
(一) 股东与股东之间的纠纷 | 第13页 |
(二) 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纠纷 | 第13-14页 |
(三) 公司机关之间的纠纷 | 第14-15页 |
二、司法介入公司纠纷 | 第15-21页 |
(一) 司法介入与公司自治 | 第15-17页 |
(二) 司法介入公司事务的限度 | 第17-19页 |
(三) 我国司法介入公司事务的突出问题——介入方式的单一性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司法介入公司纠纷的二元化程序选择 | 第21-32页 |
一、二元程序设计的理论基础——司法功能的多元化 | 第21-23页 |
(一) 从积极制约权力到积极介入私权 | 第21-22页 |
(二) 从纠纷解决到秩序维护 | 第22-23页 |
二、司法介入公司纠纷的二元化程序——诉讼程序与非讼程序 | 第23-32页 |
(一) 诉讼程序 | 第23-24页 |
(二) 非讼程序 | 第24-27页 |
(三) 诉讼程序与非讼程序的区分 | 第27-32页 |
第三章 公司纠纷二元化解决途径的程序设计 | 第32-45页 |
一、公司纠纷类型的划分与程序的匹配 | 第32-39页 |
(一) 关于以请求权基础为标准的类型划分 | 第32-33页 |
(二) 以股东权为核心的公司纠纷的类型化 | 第33-35页 |
(三) 公司案件与纠纷解决程序的匹配 | 第35-39页 |
二、我国现行公司法中案件程序适用的完善 | 第39-45页 |
(一) 股东知情权案件 | 第40-41页 |
(二) 股东会召集案件 | 第41-42页 |
(三) 董事任免案件 | 第42页 |
(四) 异议股东请求回购的估价案件 | 第42-43页 |
(五) 关于公司解散案件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