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课题背景 | 第10-16页 |
| ·水泥基类注浆料 | 第12-14页 |
| ·化学类注浆料 | 第14-15页 |
| ·梯度功能材料 | 第15-16页 |
|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16-18页 |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第2章 试验原料和测试方法 | 第20-27页 |
| ·试验原料 | 第20-21页 |
| ·试验方法及仪器 | 第21-27页 |
| ·流动度的测定 | 第22页 |
| ·竖向膨胀率 | 第22-23页 |
| ·浆体触变性 | 第23页 |
| ·凝胶时间及结石率 | 第23-24页 |
| ·强度 | 第24-25页 |
| ·XRD 及 SEM | 第25页 |
| ·静、动水抗分散性 | 第25-26页 |
| ·流变规律 | 第26-27页 |
| 第3章 内、外功能层注浆料的制备研究 | 第27-56页 |
| ·外层注浆料 | 第27-38页 |
| ·配合比确定 | 第31-33页 |
| ·性能测试及分析 | 第33-38页 |
| ·硅灰/SAC 掺量对外层注浆料的影响 | 第38-43页 |
| ·硅灰/SAC 掺量对外层浆液流动性能、凝结时间的影响 | 第40-41页 |
| ·硅灰/SAC 掺量对外层浆液结石率和强度的影响 | 第41-43页 |
| ·PAM 对外层注浆料的影响 | 第43-45页 |
| ·PAM 对浆体流动度、凝结时间的影响 | 第44-45页 |
| ·XRD 及 SEM 分析 | 第45-46页 |
| ·内层注浆料 | 第46-55页 |
| ·配合比确定 | 第50页 |
| ·性能测试及分析 | 第50-53页 |
| ·SEM 分析 | 第53-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4章 内、外层复合梯度功能注浆料的制备研究 | 第56-68页 |
| ·配合比确定 | 第56-57页 |
| ·性能测试及分析 | 第57-60页 |
| ·XRD 及 SEM 分析 | 第60-61页 |
| ·静水浸泡试验研究 | 第61-63页 |
| ·静水条件下梯度浆液扩散轨迹 | 第63-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5章 梯度注浆料本构方程建立 | 第68-79页 |
| ·浆液本构方程建立 | 第68-73页 |
| ·时变性粘度函数方程 | 第69-70页 |
| ·内、外功能层浆液本构方程 | 第70-73页 |
| ·有限边界梯度浆液动水扩散模型 | 第73-78页 |
| ·浆液在横向(x 方向)扩散距离 | 第73-75页 |
| ·浆液扩散开度 | 第75-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9-81页 |
| ·结论 | 第79-80页 |
| ·展望 | 第80-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