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PLS流量工程的快速重路由机制研究与实现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0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7-9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 第2章 MPLS技术及其保护机制 | 第10-19页 |
| ·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 | 第10-14页 |
| ·MPLS基本概念 | 第10-11页 |
| ·MPLS转发过程 | 第11-14页 |
| ·MPLS流量工程技术 | 第14-16页 |
| ·MPLS TE发展 | 第14页 |
| ·MPLS TE体系结构 | 第14-16页 |
| ·MPLS快速重路由经典方案分析 | 第16-19页 |
| ·Makam方案 | 第16-17页 |
| ·Haskin方案 | 第17页 |
| ·RSVP方案 | 第17-19页 |
| 第3章 MPLS TE快速重路由机制研究 | 第19-38页 |
| ·RSVP-TE协议原理 | 第19-23页 |
| ·RSVP-TE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 ·RSVP-TE协议的扩展 | 第20-21页 |
| ·RSVP-TE建立LSP | 第21-23页 |
| ·基于RSVP-TE的快速重路由机制 | 第23-29页 |
| ·快速重路由相关概念 | 第23页 |
| ·FRR对RSVP-TE的扩展 | 第23-26页 |
| ·FRR本地保护方法 | 第26-27页 |
| ·MPLS TE FRR实现方式分析 | 第27-29页 |
| ·RSVP-TE快速重路由保护过程 | 第29-35页 |
| ·Facility Backup方式保护过程 | 第29-33页 |
| ·One-to-One Backup方式保护过程 | 第33-35页 |
| ·节点保护方法改进 | 第35-38页 |
| 第4章 MPLS快速重路由功能实现 | 第38-52页 |
| ·RSVP-TE协议模块体系结构 | 第38-43页 |
| ·RSVP-TE总体结构 | 第38-39页 |
| ·RSVP-TE模块结构 | 第39-40页 |
| ·RSVP-TE状态机 | 第40-43页 |
| ·FRR数据结构及关键函数 | 第43-45页 |
| ·数据结构设计 | 第43-44页 |
| ·内部函数及接口 | 第44-45页 |
| ·FACILITY BACKUP方式关键流程 | 第45-52页 |
| ·主隧道建立 | 第45-46页 |
| ·Bypass隧道建立及绑定 | 第46-47页 |
| ·故障处理 | 第47-50页 |
| ·PathErr消息处理 | 第50-51页 |
| ·切换后数据转发 | 第51-52页 |
| 第5章 快速重路由测试及分析 | 第52-59页 |
| ·测试说明 | 第52页 |
| ·RSVP-TE FRR测试拓扑及结果 | 第52-59页 |
| ·链路保护测试 | 第52-55页 |
| ·节点保护测试 | 第55-58页 |
| ·测试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 附录2 主要英文缩写语对照表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