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1 遗传多样性 | 第10-14页 |
·遗传多样性概念 | 第10页 |
·遗传多样性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小麦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形态学水平 | 第11页 |
·染色体水平 | 第11-12页 |
·生化水平 | 第12页 |
·DNA 分子水平 | 第12-14页 |
·小麦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第14页 |
2.小麦广适性 | 第14-15页 |
·广适性概念 | 第14-15页 |
·广适性研究进展 | 第15页 |
3 小麦抗逆性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阿勃”在不同地点的产量相关性状研究 | 第17-2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7-19页 |
·材料 | 第17页 |
·方法 | 第17-19页 |
·试验田间管理 | 第17页 |
·实验设计 | 第17页 |
·试验地自然条件 | 第17-1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9-22页 |
·旱地试验结果 | 第19-21页 |
·亩产量 | 第19页 |
·产量构成因素 | 第19-20页 |
·品种稳定性和品种适应度分析 | 第20-21页 |
·水地试验结果 | 第21-22页 |
·亩产量 | 第21页 |
·产量构成因素 | 第21-22页 |
·品种稳定性和品种适应度分析 | 第22页 |
3.讨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阿勃”农艺性状表现研究 | 第24-2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5页 |
·材料 | 第24-25页 |
·方法 | 第2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5-27页 |
第四章 “阿勃”抗逆性研究 | 第27-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7-30页 |
·材料 | 第27页 |
·方法 | 第27-30页 |
·抗旱性 | 第27页 |
·抗病性 | 第27-29页 |
·抗穗发芽 | 第29-30页 |
·数据处理 | 第3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6页 |
·抗旱性 | 第30-33页 |
·萌芽期渗透胁迫结果 | 第30-31页 |
·幼苗期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分析 | 第31-33页 |
·抗病性鉴定结果 | 第33-35页 |
·成株期鉴定结果 | 第33-34页 |
·苗期鉴定结果 | 第34-35页 |
·抗穗发芽 | 第35-36页 |
3 讨论 | 第36-37页 |
第五章 “阿勃”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37-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材料 | 第37-38页 |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溶液配置 | 第37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7-38页 |
·方法 | 第38-39页 |
·样品提取 | 第38页 |
·凝胶制备 | 第38页 |
·加样 | 第38页 |
·电泳 | 第38页 |
·染色 | 第38页 |
·拍照 | 第38-39页 |
·数据处理 | 第3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3页 |
·“阿勃”群体间醇溶蛋白多态性分析 | 第39-41页 |
·“阿勃”群体内醇溶蛋白多态性 | 第41-42页 |
·“阿勃”材料间遗传距离分析 | 第42-43页 |
·聚类分析 | 第43页 |
3 讨论 | 第43-44页 |
第六章 “阿勃”HMW-GS 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44-5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6页 |
·材料 | 第44-46页 |
·供试材料 | 第44页 |
·溶液配置 | 第44-4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5-46页 |
·方法 | 第46页 |
·样品提取 | 第46页 |
·SDS-PAGE 电泳 | 第46页 |
·数据处理 | 第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50页 |
·“阿勃”群体间 HMW-GS 组成及分布 | 第46-47页 |
·“阿勃”材料群体间 Glu-1 位点 HMW-GS 的类型及其分布频率 | 第47-48页 |
·“阿勃”群体内 HMW-GS 等位变异 | 第48-50页 |
·“阿勃”小麦种质材料 HMW-GS 聚类分析 | 第50页 |
3 讨论 | 第50-52页 |
第七章 “阿勃”SSR 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52-6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2-54页 |
·材料 | 第52-53页 |
·材料 | 第52页 |
·溶液配置 | 第52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2-53页 |
·方法 | 第53-54页 |
·DNA 的提取与检测 | 第53页 |
·SSR 扩增体系 | 第53页 |
·电泳 | 第53页 |
·染色 | 第53页 |
·拍照 | 第53-54页 |
·数据处理 | 第5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4-58页 |
·“阿勃”SSR 位点的多态性 | 第54-57页 |
·“阿勃”SSR 标记的遗传差异 | 第57-58页 |
·“阿勃”SSR 标记的聚类结果 | 第58页 |
3 讨论 | 第58-60页 |
第八章 全文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 | 第71-76页 |
作者简介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