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降尘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1 绪论 | 第6-12页 |
·综采工作面降尘的背景及意义 | 第6-7页 |
·选题背景 | 第6页 |
·粉尘的危害 | 第6-7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7页 |
·综采工作面降尘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7-10页 |
·国内外降尘技术发展现状 | 第7-9页 |
·综采工作面粉尘的主要来源 | 第9页 |
·综采工作面降尘中存在的问题 | 第9-10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方法和内容 | 第10-11页 |
·本课题的主要目标 | 第10页 |
·本课题的主要方法 | 第10页 |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2页 |
2 综采工作面降尘技术应用的理论分析 | 第12-20页 |
·综采工作面粉尘的性质及气固两相流理论 | 第12-16页 |
·粉尘的产生及其分布 | 第12-13页 |
·粉尘的性质 | 第13页 |
·粉尘技术术语 | 第13-14页 |
·粉尘参数表达形式 | 第14-16页 |
·气固两相流理论 | 第16-19页 |
·气固两相流运动的描述方法 | 第17-18页 |
·气固两相流运动的数学模型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 综采工作面模型的研究 | 第20-31页 |
·综采工作面模型的建立 | 第20-22页 |
·综采工作面模型设计 | 第20页 |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20-22页 |
·Fluent 软件的简介 | 第22-29页 |
·划分模型网格 | 第23-25页 |
·Fluent 软件模拟步骤 | 第25-26页 |
·边界条件设定 | 第26-28页 |
·实验结果描述 | 第28-29页 |
·综采工作面风流分布规律结果分析 | 第29页 |
·综采工作面粉尘浓度分布规律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 综采工作面粉尘浓度现场实测和结果分析 | 第31-37页 |
·综采工作面粉尘浓度测定方法 | 第31-36页 |
·沿工作面方向 | 第32-35页 |
·沿煤壁人行道方向 | 第35-36页 |
·现场调研情况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5 综采工作面风流分布和粉尘浓度分布规律 | 第37-39页 |
·综采工作面顺、逆风割煤风流分布规律总结 | 第37页 |
·综采工作面顺、逆风割煤粉尘浓度布规律总结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6 综采工作面喷雾降尘机理研究 | 第39-47页 |
·喷雾降尘的雾化机理 | 第39-40页 |
·喷雾降尘的影响因素 | 第40-41页 |
·喷雾降尘的相关参数 | 第41-45页 |
·喷嘴的结构和形式 | 第41页 |
·雾粒的粒度和分散度 | 第41-45页 |
·添加湿润剂喷雾降尘 | 第45页 |
·喷嘴的类型和选择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7 自动喷雾降尘系统设计 | 第47-50页 |
·自动喷雾系统设计 | 第47-48页 |
·硬件和软件选型和说明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8 结论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展望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