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7页 |
| 1. 导论 | 第17-27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7-21页 |
| ·选题背景 | 第17-19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 ·研究方法、论文框架与思路 | 第21-26页 |
|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 ·研究框架 | 第24-26页 |
| ·本文可能的创新 | 第26-27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27-58页 |
| ·预期、学习与最优货币政策 | 第27-43页 |
| ·最优货币政策规则 | 第29-32页 |
| ·学习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 第32-40页 |
| ·学习与最优货币政策国内相关研究 | 第40-43页 |
| ·适应性学习在货币政策中的应用 | 第43-57页 |
| ·适应性学习、通货膨胀波动与持续 | 第44-46页 |
| ·适应性学习与预期管理 | 第46-49页 |
| ·适应性学习与最优货币政策 | 第49-57页 |
| ·小结 | 第57-58页 |
| 3. 预期及学习理论分析 | 第58-83页 |
| ·预期理论 | 第59-65页 |
| ·静态预期与外推性预期 | 第60-61页 |
| ·适应性预期 | 第61-63页 |
| ·理性预期与异质预期 | 第63-65页 |
| ·公众学习与预期 | 第65-76页 |
| ·个体学习 | 第66-71页 |
| ·社会学习 | 第71-76页 |
| ·通货膨胀预期与宏观经济 | 第76-81页 |
| ·通货膨胀预期及其度量 | 第77-78页 |
| ·通货膨胀预期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基于菲利普斯曲线的描述 | 第78-81页 |
| ·小结 | 第81-83页 |
| 4. 适应性学习与预期形成 | 第83-94页 |
| ·适应性学习下的预期形成机制 | 第83-88页 |
| ·基本模型与理性预期均衡解 | 第83-86页 |
| ·适应性学习预期形成机制 | 第86-88页 |
| ·适应性学习常见的参数更新算法 | 第88-92页 |
| ·递归最小二乘学习算法 | 第89-90页 |
| ·随机梯度学习算法 | 第90-91页 |
| ·固定收益学习算法 | 第91-92页 |
| ·小结 | 第92-94页 |
| 5. 适应性学习与中国菲利普斯曲线 | 第94-109页 |
| ·适应性学习下的菲利普斯曲线 | 第95-98页 |
| ·实证分析 | 第98-106页 |
| ·数据处理及样本统计描述 | 第98-100页 |
| ·实证结果 | 第100-104页 |
| ·结果分析 | 第104-106页 |
| ·政策含意 | 第106-107页 |
| ·小结 | 第107-109页 |
| 6. 适应性学习下的最优货币政策 | 第109-123页 |
| ·我国货币政策的特征及通胀治理 | 第109-113页 |
| ·适应性学习下的最优货币政策 | 第113-121页 |
| ·基本经济模型 | 第113-114页 |
| ·理性预期下的最优货币政策 | 第114-115页 |
| ·适应性学习下的单参数政策规则 | 第115-117页 |
| ·适应性学习下的灵活通胀目标制 | 第117-121页 |
| ·小结及政策含意 | 第121-123页 |
| 7.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123-131页 |
| ·本文的结论和建议 | 第123-129页 |
| ·关于学习理论的分析结论 | 第123-125页 |
| ·适应性学习对中国公众的预期及通胀解释 | 第125-126页 |
| ·货币政策应充分考虑公众学习 | 第126-127页 |
| ·强化预期管理稳定货币金融环境 | 第127-129页 |
| ·本文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 第129-1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1-144页 |
| 附录:本文实证过程所用数据 | 第144-147页 |
| 致谢 | 第147-149页 |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