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

我国城建档案网站评价与发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第10页
  一、 选题背景第10页
  二、 选题意义第10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一、 有关网站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二、 有关我国档案网站发展策略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15-16页
  一、 文献研究法第15页
  二、 网络调查法第15页
  三、 比较研究法第15-16页
  四、 层次分析法第16页
  五、 案例分析法第16页
 第四节 研究内容第16页
 第五节 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二章 城建档案及其网站建设概述第17-21页
 第一节 城建档案概述第17-18页
  一、 城建档案产生与发展第17页
  二、 城建档案定义与特点第17-18页
 第二节 城建档案网站概述第18-19页
  一、 城建档案网站与综合档案网站、数字城建档案馆第18页
  二、 我国城建档案网站产生和发展趋势第18-19页
  三、 我国城建档案网站建设的规模及类型第19页
 第三节 城建档案网站及其建设的必要性分析第19-21页
  一、 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第19页
  二、 城建档案部门深化服务的需要第19-20页
  三、 城建档案利用者的使用需要第20页
  四、 城乡规划及城建档案研究的需要第20-21页
第三章 我国城建档案网站评价分析第21-44页
 第一节 城建档案网站评价的必要性和意义第21-22页
  一、 科学全面地分析和评价城建档案网站第21页
  二、 规范和控制城建档案网站建设第21页
  三、 指导用户对城建档案网站的访问第21-22页
  四、 改进和提高城建档案部门服务质量第22页
 第二节 我国城建档案网站评价体系构建第22-30页
  一、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第22-23页
  二、 评价指标构成与描述第23-26页
  三、 确立指标权重及评价制度第26-29页
  四、 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第29-30页
 第三节 评价数据采集第30-34页
  一、 评价数据采集原则第30-31页
  二、 评价数据采集工具及来源第31-34页
 第四节 我国城建档案网站评价结果分析第34-42页
  一、 城建档案网站总分及各项平均分统计结果第34-35页
  二、 内容评价结果分析第35-37页
  三、 技术性评价结果分析第37-39页
  四、 服务性评价结果分析第39-41页
  五、 发展性评价结果分析第41-42页
 第五节 我国城建档案网站建设制约因素分析第42-44页
  一、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第42页
  二、 网站建设意识不强第42页
  三、 技术投入不足第42-43页
  四、 复合型人才不足第43-44页
第四章 我国城建档案网站发展策略第44-58页
 第一节 明确城建档案网站的发展定位第44-46页
  一、 城建档案网站建设的功能定位第44-45页
  二、 城建档案网站建设的观念定位第45-46页
 第二节 加强城建档案网站的内容建设第46-52页
  一、 开发特色城建档案,提高网站影响力第46-49页
  二、 整合城建档案编研成果,发挥网站教育功能第49-52页
 第三节 完善城建档案网站的技术性第52页
  一、 规范网站名称与域名第52页
  二、 优化首页设计与模块编排第52页
  三、 合理设置网站栏目第52页
  四、 深化网站导航服务第52页
 第四节 提高城建档案网站的服务性第52-55页
  一、 完善网上办公服务,提高办事效率第52-53页
  二、 优化城建档案检索系统,提高检索效率第53-55页
  三、 提高咨询服务质量,增强网站互动性第55页
  四、 开发个性化推送服务,提高主动服务意识第55页
 第五节 保障城建档案网站的发展性第55-58页
  一、 法律保障第55-56页
  二、 安全保障第56页
  三、 人才保障第56-58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第58-59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58页
 第二节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第58-59页
  一、 研究不足之处第58页
  二、 研究展望第58-59页
附录第59-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致谢第72-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TS视野下的武汉长江大桥建设
下一篇:电子病案管理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