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乙酸乙酯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 第12-14页 |
·乙酸乙酯废水的来源 | 第12-13页 |
·乙酸乙酯废水的危害 | 第13-14页 |
·ASBR 工艺 | 第14-18页 |
·ASBR 反应器运行模式 | 第14-15页 |
·ASBR 反应器的优点 | 第15-17页 |
·ASBR 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SBR 工艺的发展及研究 | 第18-20页 |
·SBR 发展概述 | 第18-19页 |
·SBR 的应用研究 | 第19-20页 |
·ASBR-SBR 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22-24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22页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试验装置及研究方法 | 第24-28页 |
·工艺流程图 | 第24页 |
·试验装置 | 第24-26页 |
·一级 ASBR 反应器 | 第25页 |
·二级 ASBR 反应器 | 第25-26页 |
·SBR 反应器 | 第26页 |
·试验废水水质 | 第26页 |
·废水排放标准 | 第26-27页 |
·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 第27-28页 |
第3章 釜底残液预处理试验 | 第28-32页 |
·釜底残液预处理的必要性 | 第28页 |
·试验方法 | 第28页 |
·物化处理的影响因素 | 第28-30页 |
·碱剂及 pH 值 | 第28-29页 |
·搅拌速度 | 第29-30页 |
·温度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4章 两级 ASBR反应器启动阶段研究 | 第32-44页 |
·概述 | 第32页 |
·ASBR 快速启动的影响因素 | 第32-34页 |
·接种污泥量与质 | 第32-33页 |
·营养元素 | 第33页 |
·投加辅助填料 | 第33页 |
·搅拌方式 | 第33-34页 |
·一级 ASBR 的启动 | 第34-35页 |
·接种污泥 | 第34页 |
·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 第34-35页 |
·一级 ASBR 启动阶段影响因素 | 第35-38页 |
·温度 | 第37页 |
·短期氮元素匮乏 | 第37-38页 |
·冲击负荷 | 第38页 |
·金属离子 | 第38页 |
·二级 ASBR 启动 | 第38-39页 |
·接种污泥 | 第39页 |
·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 第39页 |
·二级 ASBR 启动阶段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42页 |
·进水 COD 浓度的影响 | 第39-41页 |
·HRT 的影响 | 第41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5章 两级 ASBR稳定运行阶段处理效果分析 | 第44-64页 |
·概述 | 第44页 |
·进水 pH 值对一级 ASBR 稳定阶段出水的影响 | 第44-48页 |
·COD 去除率 | 第44-45页 |
·碱度 | 第45-46页 |
·产气量 | 第46页 |
·VFA | 第46-47页 |
·单个反映周期内 pH 变化 | 第47-48页 |
·HRT 对一级 ASBR 稳定阶段出水的影响 | 第48-52页 |
·COD 去除率 | 第48-49页 |
·碱度 | 第49页 |
·产气量 | 第49-50页 |
·VFA | 第50-51页 |
·单个反应周期内 pHmin变化 | 第51-52页 |
·短期冲击负荷的影响 | 第52-54页 |
·单个反应周期内极限 pH 的变化 | 第52-53页 |
·单个周期乙酸及丙酸积累的变化 | 第53-54页 |
·探究进水极限 pH 值 | 第54-59页 |
·极限 pH 值 | 第54-55页 |
·ASBR 反应器的恢复 | 第55-59页 |
·极限进水 COD 浓度 | 第59-61页 |
·两级 ASBR 稳定阶段处理出水水质 | 第61页 |
·初探乙酯丁脂含量升高的影响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6章 SBR反应器处理效果分析 | 第64-69页 |
·概述 | 第64页 |
·SBR 的启动 | 第64-65页 |
·试验用水水质 | 第64-65页 |
·污泥接种及驯化 | 第65页 |
·COD 及氨氮的去除 | 第65-67页 |
·TP 的去除 | 第67页 |
·整个工艺效果分析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作者简介 | 第76-7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