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诚信状况分析及问题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基本思路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2-15页 |
第2章 大学生诚信的主要意义 | 第15-19页 |
·诚信的内涵 | 第15-16页 |
·诚信是大学生促进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 第16-19页 |
·诚信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 第16页 |
·诚信是大学生自身人格健全的基础 | 第16-17页 |
·诚信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道德基石 | 第17页 |
·诚信是大学生成才就业的通行证 | 第17-19页 |
第3章 当代大学生诚信状况分析 | 第19-31页 |
·大学生诚信状况概述 | 第19-20页 |
·大学生诚信状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31页 |
·师生之间的诚信问题 | 第20-25页 |
·同学之间的诚信问题 | 第25-26页 |
·家庭关系的诚信问题 | 第26-27页 |
·社会交往的诚信问题 | 第27-31页 |
第4章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31-37页 |
·社会大环境的不良影响 | 第31-32页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导致诚信危机 | 第31页 |
·价值观念多元化弱化了诚信观念的形成 | 第31-32页 |
·高校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 第32-33页 |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性欠佳 | 第33页 |
·家庭诚信教育的缺失 | 第33-34页 |
·有些家长不重视对孩子诚信的关注 | 第33-34页 |
·有些家长诚信教育的方法不当 | 第34页 |
·大学生自身认知因素 | 第34-37页 |
·大学生诚信行价值观的弱化 | 第34-35页 |
·大学生诚信行为选择的困惑 | 第35页 |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心理成因 | 第35-37页 |
第5章 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对策 | 第37-47页 |
·营造社会诚信的氛围 | 第37-38页 |
·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 第37页 |
·淳化社会道德风气 | 第37-38页 |
·高校要规范和加强诚信教育 | 第38-42页 |
·基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 第38-39页 |
·诚信教育与法律约束机制相结合 | 第39-40页 |
·诚信教育活动实践化 | 第40-41页 |
·发挥网络诚信教育作用 | 第41页 |
·加强校园诚信文化建设 | 第41-42页 |
·家庭要重视诚信教育 | 第42-43页 |
·家长做好诚信榜样 | 第42页 |
·家长应当端正诚信态度 | 第42-43页 |
·大学生要加强自我诚信教育 | 第43-47页 |
·注重诚信自律意识的培养 | 第43-44页 |
·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 | 第44页 |
·知行统一践行诚信 | 第44-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55页 |
附录A 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教职工用) | 第49-51页 |
附录B 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问卷(大学生用) | 第51-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