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课题的来源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合金结构钢的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 ·合金结构钢的介绍 | 第11-12页 |
| ·合金结构钢的应用 | 第12页 |
| ·高速切削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高速切削机床 | 第13-14页 |
| ·高速切削刀具 | 第14-15页 |
| ·高速切削工艺参数优化技术 | 第15-17页 |
| ·高速切削数控自动编程技术 | 第17页 |
| ·异形零件加工工艺技术研究状况 | 第17-18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 第二章 20Cr2Ni4A 铣削试验系统和试验方案 | 第21-31页 |
| ·试验工件及材料 | 第21页 |
| ·试验刀具 | 第21-22页 |
| ·试验系统 | 第22-25页 |
| ·试验机床 | 第22-23页 |
| ·铣削力测试系统 | 第23-24页 |
| ·表面粗糙度测试系统 | 第24-25页 |
| ·试验目的与内容 | 第25页 |
| ·试验的主要目的 | 第25页 |
| ·试验内容 | 第25页 |
| ·试验方案 | 第25-29页 |
| ·正交插铣试验 | 第25-26页 |
| ·单因素插铣试验 | 第26-28页 |
| ·单因素侧铣试验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合金结构钢 20Cr2Ni4A 铣削性能研究 | 第31-47页 |
| ·铣削加工方式的初步探讨 | 第31-34页 |
| ·铣削方式 | 第31-32页 |
| ·铣削要素 | 第32-33页 |
| ·铣削力 | 第33-34页 |
| ·正交插铣试验 | 第34-40页 |
| ·试验结果 | 第34-35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5-38页 |
| ·遗传算法优化切削参数 | 第38-40页 |
| ·单因素插铣试验 | 第40-42页 |
| ·试验结果 | 第40-41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 ·单因素侧铣试验 | 第42-46页 |
| ·试验结果 | 第43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异形型腔零件加工工艺研究 | 第47-61页 |
| ·加工工艺路径规划 | 第47-49页 |
|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概述 | 第47页 |
| ·零件异形型腔的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分析 | 第47-48页 |
| ·零件异形型腔的工艺规划 | 第48页 |
| ·加工参数选择 | 第48-49页 |
| ·夹具设计 | 第49-51页 |
| ·机床夹具概述 | 第49-50页 |
| ·异形型腔零件夹具设计 | 第50-51页 |
| ·数控程序的编制 | 第51-60页 |
| ·UG NX8.0 的编程步骤 | 第51-52页 |
| ·UG NX8.0 的编程过程 | 第52-55页 |
| ·程序的后处理 | 第55-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异形型腔零件加工试验研究 | 第61-69页 |
| ·零件的加工 | 第61-65页 |
| ·毛坯 | 第61页 |
| ·加工前的准备工作 | 第61-62页 |
| ·单个异形槽加工及铣削力实时监测 | 第62-64页 |
| ·产品试制加工 | 第64-65页 |
| ·质量检测 | 第65-67页 |
| ·几何尺寸的检测 | 第65-66页 |
|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 第66-67页 |
| ·工艺方案评价 | 第67-68页 |
| ·工艺方案评价概述 | 第67页 |
| ·零件异形型腔加工方案的评价 | 第67-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 ·全文总结 | 第69页 |
| ·展望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致谢 | 第75-77页 |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