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气象信号模拟器控制系统设计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现状 | 第10-11页 |
| ·主要内容和工作安排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第12-18页 |
| ·信号模拟器工作原理 | 第12-13页 |
| ·模拟器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 ·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 第14-17页 |
| ·系统硬件组成 | 第15-16页 |
| ·系统软件组成 | 第16-17页 |
| ·系统工作流程 | 第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 第三章 模拟器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18-32页 |
| ·ARM及STM32F103处理器 | 第18-19页 |
| ·ARM特性及应用领域 | 第18-19页 |
| ·STM32F103VET6特性 | 第19页 |
| ·系统时钟 | 第19-20页 |
| ·电源模块设计 | 第20-21页 |
| ·JTAG调试电路 | 第21-22页 |
| ·复位电路 | 第22-23页 |
| ·系统启动模式 | 第23页 |
| ·STM32与触摸屏接口设计 | 第23-26页 |
| ·触摸屏原理 | 第23-24页 |
| ·触摸实现 | 第24-26页 |
| ·STM32与液晶屏接口设计 | 第26-28页 |
| ·液晶屏显示原理 | 第26页 |
| ·LCD电路设计 | 第26-28页 |
| ·SPI总线设计 | 第28-31页 |
| ·SPI总线接口 | 第28页 |
| ·SPI工作原理 | 第28-29页 |
| ·SPI总线设计 | 第29-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嵌入式操作系统UC/OS-Ⅱ移植 | 第32-45页 |
| ·UC/OS-Ⅱ特性 | 第32-33页 |
| ·UC/OS-Ⅱ内核结构分析 | 第33-37页 |
| ·临界段 | 第33页 |
| ·任务 | 第33页 |
| ·任务状态 | 第33-34页 |
| ·任务控制块(TCB) | 第34-35页 |
| ·就绪表 | 第35-36页 |
| ·任务调度 | 第36页 |
| ·空闲任务(Id1e Task) | 第36页 |
| ·统计任务 | 第36-37页 |
| ·UC/OS-Ⅱ中断处理 | 第37页 |
| ·μC/OS-Ⅱ操作系统移植实现 | 第37-44页 |
| ·OS CPU.H文件编写 | 第38-40页 |
| ·OS CPU C.C文件编写 | 第40-41页 |
| ·OS CPU A.ASM文件编写 | 第41-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uC/GUI移植 | 第45-55页 |
| ·嵌入式GUI | 第45-46页 |
| ·uC/GUI原理 | 第46-47页 |
| ·uC/GUI基本结构 | 第47-48页 |
| ·uC/GUI在μC/OS-Ⅱ上的移植 | 第48-53页 |
| ·针对操作系统μC/OS-Ⅱ的配置 | 第48-50页 |
| ·与本设计底层硬件以及驱动相关的配置 | 第50-51页 |
| ·LCD底层驱动函数设计 | 第51-53页 |
| ·uC/GUI消息处理机制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六章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55-61页 |
| ·应用设计 | 第55-57页 |
| ·系统优化 | 第57-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2页 |
| ·总结 | 第61页 |
| ·展望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