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电缆线盘输送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 1 绪论 | 第11-18页 |
| ·立题意义 | 第11页 |
| ·悬挂输送机 | 第11-13页 |
| ·悬挂输送机的分类 | 第12-13页 |
| ·悬挂输送机的特点 | 第13页 |
| ·悬挂输送机的发展及研究 | 第13-16页 |
| ·悬挂输送机的国内外历史发展沿革 | 第13-15页 |
| ·悬挂输送机的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内容及目标 | 第16-18页 |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17-18页 |
| 2 线盘输送系统的设计方案 | 第18-28页 |
| ·系统的设计任务 | 第18-20页 |
| ·系统的功能分析 | 第20页 |
| ·系统的设计方案 | 第20-27页 |
| ·架空轨道的设计方案 | 第21页 |
| ·线盘抓放装置的设计方案 | 第21-26页 |
| ·支撑装置的设计方案 | 第26页 |
| ·整体布局的设计方案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3 系统的结构设计 | 第28-42页 |
| ·架空轨道的设计 | 第28-31页 |
| ·线盘抓放装置的设计 | 第31页 |
| ·支撑装置的设计 | 第31-33页 |
| ·系统整体布局的设计与选择 | 第33-41页 |
| ·架空轨道布局修整 | 第33页 |
| ·XT100 型输送链的校核与改进 | 第33-37页 |
| ·滑架的选取 | 第37-38页 |
| ·回转装置的选取 | 第38-39页 |
| ·驱动装置的选取 | 第39页 |
| ·张紧装置的选取 | 第39页 |
| ·安全装置的选取 | 第39-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4 线盘输送系统的输送链动力学分析 | 第42-58页 |
| ·引言 | 第42页 |
| ·输送链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假设条件 | 第42-44页 |
| ·输送链系统等效模型的建立 | 第44-45页 |
| ·翻转段输送链系统动力学方程 | 第45-48页 |
| ·输送链系统运动分析 | 第45页 |
| ·输送链系统能量计算 | 第45-46页 |
| ·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 | 第46-48页 |
| ·释放段输送链系统动力学方程 | 第48-51页 |
| ·输送链系统动力学方程求解 | 第51-57页 |
| ·翻转段输送链的动力学响应 | 第51-54页 |
| ·释放段输送链的动力学响应 | 第54-55页 |
| ·输送链的动力学总响应求解与分析 | 第55-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5 系统关键部件的有限元分析 | 第58-84页 |
| ·ANSYS WORKBENCH 概述 | 第58-60页 |
| ·ANSYS WORKBENCH 的设计流程 | 第58-59页 |
| ·ANSYS WORKBENCH 的特点 | 第59页 |
| ·有限元方法的概述 | 第59页 |
| ·有限元法的步骤 | 第59-60页 |
| ·系统关键部件的刚、强度分析 | 第60-64页 |
| ·系统关键部件静力学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60-64页 |
| ·转动式吊钩的静力学分析 | 第64-71页 |
| ·转动式吊钩静力学分析步骤 | 第64页 |
| ·模型简化及载荷和约束分析 | 第64-65页 |
| ·有限元分析的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65-68页 |
| ·结构优化 | 第68-71页 |
| ·支撑柱和轨道的静力学分析 | 第71-83页 |
| ·模型简化及载荷和约束分析 | 第71-74页 |
| ·有限元分析的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74-79页 |
| ·结构优化 | 第79-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84-87页 |
| 总结 | 第84-85页 |
| 展望 | 第85-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 致谢 | 第90-9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