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参数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及中药干预的临床研究
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临床研究 | 第8-21页 |
一、病例来源 | 第8页 |
二、RA 中西医诊断标准 | 第8-9页 |
(一)西医诊断标准 | 第8-9页 |
(二)中医诊断标准 | 第9页 |
三、试验病例标准 | 第9-10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五、观察项目 | 第10-11页 |
(一)一般项目 | 第10页 |
(二)安全性观察 | 第10页 |
(三)疗效性观察 | 第10-11页 |
六、疗效评定 | 第11页 |
七、统计分析 | 第11页 |
八、研究结果 | 第11-21页 |
(一)一般资料 | 第11-12页 |
(二)治疗前各指标的差别检验 | 第12-14页 |
(三)相关性分析 | 第14-17页 |
(四)治疗后结果 | 第17-21页 |
讨论 | 第21-29页 |
一、祖国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 | 第21-24页 |
(一)论痹莫只言风寒湿邪 | 第21页 |
(二)湿热毒瘀是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主要病因病机 | 第21-23页 |
(三)以清热解毒为治疗根本,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 第23页 |
(四)临证要点 | 第23-24页 |
二、治疗活动期 RA 的用药规律及现代药理研究 | 第24-25页 |
(一)清热解毒药 | 第24-25页 |
(二)活血化瘀药 | 第25页 |
三、血小板与类风湿关节炎 | 第25-27页 |
(一)血小板计数与 RA 疾病活动度 | 第26页 |
(二)血小板在 RA 中的作用 | 第26页 |
(三)血小板平均体积与类风湿关节炎 | 第26-27页 |
四、研究结果分析 | 第27-28页 |
五、不足与展望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综述 | 第33-40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详细摘要 | 第43-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