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石化企业应急平台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20页 |
|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3-17页 |
| ·美国应急指挥系统 | 第13-14页 |
| ·化学灾害事故实时监控与救援决策辅助系统 | 第14-16页 |
| ·拜耳安全控制中心 | 第16页 |
| ·巴斯夫安全控制中心 | 第16-17页 |
| ·陶氏化学应急指挥中心 | 第17页 |
|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7-20页 |
| ·中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系统 | 第17-19页 |
| ·上海化工园区应急响应中心 | 第19-20页 |
| 第3章 大型石化企业应急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 第20-27页 |
| ·系统设计原则 | 第20-21页 |
| ·高稳定性及可靠性原则 | 第20页 |
| ·符合国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原则 | 第20-21页 |
| ·整合资源,信息共享的建设原则 | 第21页 |
| ·满足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原则 | 第21页 |
| ·系统总体架构 | 第21-24页 |
| ·系统技术架构 | 第21-23页 |
| ·数据库架构 | 第23-24页 |
| ·系统功能架构 | 第24-25页 |
| ·日常管理主要功能模块 | 第24页 |
| ·应急响应主要功能模块 | 第24-25页 |
| ·技术支撑体系 | 第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 第4章 大型石化企业应急平台建设 | 第27-51页 |
| ·基础支撑系统 | 第27-29页 |
| ·应用支撑系统 | 第29页 |
| ·信息管理系统 | 第29-36页 |
| ·应急预案 | 第29-30页 |
| ·应急物资 | 第30-31页 |
| ·应急队伍 | 第31-32页 |
| ·应急专家 | 第32页 |
| ·应急通讯录 | 第32页 |
| ·应急演练 | 第32页 |
| ·危险源 | 第32-34页 |
| ·实时监控 | 第34-35页 |
| ·数据库维护 | 第35-36页 |
| ·综合应用系统 | 第36-49页 |
| ·值班管理 | 第36-37页 |
| ·监测监控 | 第37-38页 |
| ·预测预警 | 第38-39页 |
| ·应急响应 | 第39-46页 |
| ·电子地理信息 | 第46-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5章 事故模拟与辅助决策 | 第51-72页 |
| ·事故模拟与辅助决策概述 | 第51页 |
| ·泄漏事故演化过程分析 | 第51-53页 |
| ·可燃气体泄漏 | 第51-52页 |
| ·可燃液体泄漏 | 第52-53页 |
| ·气体扩散模型研究 | 第53-54页 |
| ·扩散模型基本结构 | 第53-54页 |
| ·扩散参数 | 第54页 |
| ·事故类型和事故伤害准则 | 第54-56页 |
| ·事故类型 | 第54-55页 |
| ·事故伤害准则 | 第55-56页 |
| ·事故模拟与辅助决策 | 第56-69页 |
|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模拟 | 第57-61页 |
| ·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模拟 | 第61-63页 |
| ·油罐全表面火灾事故模拟 | 第63-67页 |
| ·辅助决策信息 | 第67-69页 |
| ·模型结果比对 | 第69-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3页 |
| ·结论 | 第72页 |
| ·展望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