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相干光通信的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相干光通信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本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 2 相干光通信系统概述 | 第16-32页 |
| ·先进调制格式的产生 | 第16-19页 |
| ·DPSK 信号的产生 | 第16-18页 |
| ·QAM 信号的产生 | 第18-19页 |
| ·相干光接收系统的原理及结构 | 第19-30页 |
| ·差分信号的自相干接收 | 第19-22页 |
| ·高阶调制格式信号的数字相关接收 | 第22-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 3 DPSK 调制自相干接收光通信系统及关键器件研究 | 第32-46页 |
| ·基于自相干接收方式的 DPSK 光通信系统模拟与分析 | 第32-35页 |
| ·10Gbit/s RZ-DPSK 相干光通信系统仿真介绍 | 第32-33页 |
| ·光前置放大器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33-35页 |
| ·光前置放大器的研究难点 | 第35页 |
| ·高增益、低噪声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研究 | 第35-45页 |
| ·掺铒光纤放大器工作原理分析及性能指标 | 第35-37页 |
| ·掺铒光纤放大器仿真与分析 | 第37-41页 |
| ·高增益、低噪声掺铒光纤放大器结构设计及实验研究 | 第41-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4 QPSK 调制数字相干接收频率偏移估计及载波相位恢复算法研究 | 第46-64页 |
| ·信号模型 | 第47页 |
| ·频率偏移估计算法研究 | 第47-55页 |
| ·频率偏移估计常用方法概述 | 第48-50页 |
| ·基于 FFT 和多重信号分类算法的频率偏移估计算法研究 | 第50-53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 ·载波相位恢复算法研究 | 第55-62页 |
| ·载波相位恢复常用方法概述 | 第55-57页 |
| ·基于小波变换的载波相位恢复算法 | 第57-60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 ·全文工作总结 | 第64-65页 |
| ·展望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