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基于新型核酸探针的小分子及金属离子生化分析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6页
   ·生物传感器概述第11-12页
   ·核酸适体研究第12-15页
     ·核酸适体概述第12-13页
     ·SELEX技术第13-14页
     ·适体与靶分子的识别机理第14-15页
   ·核酸适体荧光传感器的研究第15-18页
     ·标记型荧光适体传感器第15-16页
     ·非标记型荧光适体传感器第16-18页
   ·核酸适体在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第18-24页
     ·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的分类第18-21页
     ·适体探针及其固定方法第21-22页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信号放大技术第22-24页
     ·电化学核酸适体传感器的发展前景第24页
   ·本文拟开展的研究第24-26页
第二章 基于聚合胸腺嘧啶核酸适体的汞离子传感器研究第26-38页
   ·前言第26-27页
   ·实验部分第27-29页
     ·试剂与仪器第27-29页
   ·结果与讨论第29-36页
     ·检测原理第29-30页
     ·核酸适体探针的选择第30-31页
     ·实验现象第31-32页
     ·检测条件优化第32-34页
     ·Hg~(2+)的定量检测第34-35页
     ·特异性的考察第35页
     ·回收率的测定第35-36页
   ·与其他Hg~(2+)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第36-37页
   ·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基于聚合胸腺嘧啶/氧化石墨烯荧光传感器研究第38-52页
   ·前言第38-39页
   ·实验部分第39-41页
     ·试剂与仪器第39-40页
     ·实验方法第40-41页
   ·结果与讨论第41-51页
     ·检测原理第41-42页
     ·核酸适体探针的选择第42-43页
     ·实验现象的检测第43-45页
     ·GO的透射电镜(TEM)表征第45页
     ·检测条件的优化第45-48页
     ·Hg~(2+)的定量检测第48-49页
     ·特异性考察第49-51页
     ·回收率的测定第51页
   ·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基于级联扩增反应的核酸适体电化学传感界面研究第52-61页
   ·前言第52-53页
   ·实验部分第53-54页
     ·仪器与试剂第53-54页
     ·金纳米粒子(AuNPs)的制备与标记第54页
     ·金电极预处理与传感器制备第54页
   ·结果与讨论第54-60页
     ·传感探针界面设计与机理探讨第54-56页
     ·传感界面的电化学行为第56-58页
     ·特异性的考察第58页
     ·传感器的重现性第58-59页
     ·腺苷的定量检测第59-60页
   ·小结第60-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78页
致谢第78-79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具生物活性的茚稠环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下一篇:基于低维纳米材料的核酸传感体系对生物小分子及重金属离子的检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