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论文--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论文

论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绪论第10-14页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0-12页
   ·研究方法第12页
   ·本论文的逻辑结构第12-14页
第一章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形成第14-32页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第14-20页
     ·历史背景第14-15页
     ·理论渊源第15-20页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形成的个人因素第20-26页
     ·对自由的追求第21-23页
     ·渊博的知识第23-24页
     ·深切的人文关怀第24页
     ·丰富的实践阅历第24-25页
     ·与恩格斯的密切合作第25-26页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形成过程第26-32页
     ·唯物史观形成前的初步探索期第26-28页
     ·伴随唯物史观确立的逐步形成期第28-29页
     ·唯物史观确立后的发展完善期第29-32页
第二章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第32-44页
   ·人的解放的内涵第32-38页
     ·人的劳动能力的解放第33-34页
     ·人的社会关系的解放第34-35页
     ·人的个性的解放第35-38页
   ·人的解放的条件第38-42页
     ·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普遍交往的形成第38-39页
     ·无产阶级革命第39-41页
     ·思想文化上向自由的迈进第41-42页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基本特征第42-44页
     ·科学性第42页
     ·革命性第42-43页
     ·实践性第43-44页
第三章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当代价值第44-58页
   ·以人为本:人的解放的时代内涵第44-48页
     ·社会主义为人的解放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第44-46页
     ·以人为本的全新发展理念展现人的解放的新视野第46-48页
   ·民生幸福:人的解放的应有之义第48-54页
     ·人的需要的满足:人的解放的前提条件第48-50页
     ·丰富的社会关系:人的解放的必然要求第50-51页
     ·公正的社会制度:人的解放的根本保证第51-52页
     ·自由个性的形成:人的解放的重要标志第52-53页
     ·自由时间的多少:人的解放的衡量标尺第53-54页
   ·构建和谐社会:人的解放的必由之路第54-58页
     ·和谐社会的提出及其内涵第54-55页
     ·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人的解放的重要途径第55-58页
结语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66页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6-67页
附录 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持课题情况)第67-68页
附录 C(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尊儒与反儒之间—王充儒学情结的矛盾探析
下一篇: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