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认知科学与心理学的具身转向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14页 |
2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基本观点 | 第14-17页 |
·信息加工理论 | 第14-15页 |
·联结主义 | 第15-16页 |
·表征-计算范式 | 第16-17页 |
3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根本缺陷 | 第17-23页 |
·离身心智 | 第17-18页 |
·身体:与最优解相悖的进化之路 | 第18-19页 |
·生态效度 | 第19-20页 |
·计算机的极限与蝴蝶效应 | 第20-23页 |
·图灵停机问题 | 第20-21页 |
·动力系统中的蝴蝶效应 | 第21-23页 |
4 第二代认知科学:具身认知 | 第23-27页 |
·具身认知的概念和含义 | 第23-24页 |
·具身认知的研究主张 | 第24-27页 |
5 具身认知的思想渊源和提出背景 | 第27-32页 |
·具身认知的哲学渊源 | 第27-28页 |
·具身认知的心理学背景 | 第28-30页 |
·具身认知的动力学背景 | 第30-32页 |
6 具身认知在心理学领域中的实证研究 | 第32-40页 |
·感知觉的适应 | 第33-34页 |
·镜像神经元与共情 | 第34-35页 |
·情绪的具身特征 | 第35-37页 |
·具身研究的动力学方法 | 第37-38页 |
·人工智能应用 | 第38-40页 |
7 具身认知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40-45页 |
·对身、心关系两种极端观点的修正 | 第41页 |
·发展的局限性 | 第41-43页 |
·未来前景展望 | 第43-45页 |
8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
后记和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