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舞蹈论文--中国舞蹈、舞剧论文--各种舞蹈论文--民间舞蹈、民族舞蹈论文--民间舞蹈论文--秧歌舞论文

延安新秧歌运动—新秧歌舞蹈的特点和功能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12页
 第一节 论文研究内容与选题意义第7-10页
  一、 研究内容第7-8页
  二、 相关概念界定第8页
  三、 选题意义第8-10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第10-12页
  一、 研究方法第10页
  二、 资料来源第10-12页
第一章 延安新秧歌的源与流第12-27页
 第一节 陕北延安概况第12-15页
  一、 延安地理环境第12页
  二、 光荣的革命背景第12-15页
 第二节 延安新秧歌形成与兴盛缘由第15-22页
  一、 革命运动及革命文艺事业发展的必然需要第15-18页
  二、 鲁艺为代表的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完美结合的结晶第18-20页
  三、 传统民间艺术陕北旧秧歌孕育的成果第20-22页
 第三节 延安新秧歌的流传第22-27页
  一、 陕北旧秧歌的流传第22-23页
  二、 延安新秧歌的传播第23-27页
   (一) 延安的新秧歌队第23-24页
   (二) “秧歌下乡”到“乡下秧歌”第24页
   (三) 新秧歌舞到国统区第24-25页
   (四) 新秧歌的延伸第25-27页
第二章 革命时期的延安新秧歌第27-72页
 第一节 新秧歌舞蹈的特点第27-63页
  一、 新秧歌舞蹈的解读第27-41页
   (一) 新秧歌舞蹈形式解读第27-29页
   (二) 新秧歌舞蹈语言解读第29-41页
  二、 新秧歌舞蹈的审美第41-44页
   (一) 美在近距离第41-43页
   (二) 美在意识间第43-44页
  三、 新秧歌舞蹈的特点第44-63页
   (一) 新秧歌较之于旧秧歌在内容上的创新第45-51页
   (二) 新秧歌较之于旧秧歌在形式上的突破第51-63页
 第二节 新秧歌舞蹈的功能第63-72页
  一、 新秧歌成为革命宣传的有效方式第63-64页
  二、 新秧歌成为团结人民的有力武器第64-66页
  三、 新秧歌成为新中国舞蹈发展的推动力量第66-68页
  四、 新秧歌成为新中国仪式庆祝的象征符号第68-72页
结语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附录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蜕膜NK细胞在弓形虫感染致不良妊娠结局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下一篇:长笛界的双雄—朗帕尔与高尔威的音乐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