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城市叙事空间理论及其方法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目录第9-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4页
   ·研究的缘起第12-14页
   ·相关概念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8页
     ·叙事学向空间领域的延伸第19-23页
     ·叙事学在国外空间设计领域内的研究现状第23-25页
     ·叙事学在国内空间设计领域内的研究现状第25-26页
     ·叙事学在国内外空间领域内研究现状评析第26-28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8-29页
     ·研究目的第28-29页
     ·研究的意义第29页
   ·研究方法第29-30页
   ·研究创新第30-31页
   ·研究内容第31-34页
第二章 城市叙事空间的概念界定第34-62页
   ·城市叙事空间是一种讲故事的空间第34-47页
     ·叙事空间讲故事第35-40页
     ·现代城市讲故事第40-42页
     ·城市叙事空间讲故事的方式第42-47页
   ·城市叙事空间是一种认知的空间第47-55页
     ·实存空间与认知空间的区别第47-48页
     ·城市空间研究关注主体认知转向第48-52页
     ·城市空间认知第52-54页
     ·城市叙事资源有利于城市空间认知第54-55页
   ·城市叙事空间是“空间、时间、事件”三大构成要素的系统化第55-58页
     ·多样性城市事件要素第56页
     ·事件空间要素第56页
     ·时间要素第56-58页
   ·城市叙事空间的定义第58-60页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三章 多样性城市事件及其事件空间分析第62-90页
   ·多样性城市事件第62-73页
     ·空间领域内“事件”研究第62-63页
     ·基于城市故事论的可视域空间研究第63-67页
     ·事件相关概念第67-69页
     ·多样性城市事件应具备的条件分析第69-71页
     ·多样性城市事件的定义及类型第71-72页
     ·多样性城市事件与常规重大城市事件的比较分析第72-73页
   ·多样性城市事件空间与城市叙事空间的组成关系第73-75页
     ·多样性城市事件空间分析第73-75页
     ·多样性城市事件空间与城市叙事空间的组成关系第75页
   ·多样性城市事件及其事件空间分析:以大栅栏城区为例第75-89页
     ·大栅栏城区简介第76页
     ·多样性城市事件选取原则第76-77页
     ·大栅栏城区多样性城市事件特征分析第77-81页
     ·历时分析:大栅栏历史城区多样性城市事件对空间的影响第81-84页
     ·共时分析:大栅栏城区多样性城市事件空间群形成第84-85页
     ·大栅栏城区多样性城市事件空间评析第85-89页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四章 城市叙事空间的本质特征第90-102页
   ·城市叙事空间的独特性第90-95页
     ·多样性城市事件的不可复制性决定了城市叙事空间的独特性第90-93页
     ·多样性城市事件促进了主体的城市空间特色认知第93-95页
   ·城市叙事空间的历史性特征第95-98页
     ·城市叙事空间历史性特征的体现第95-96页
     ·多样性城市事件对城市记忆的维护第96-98页
   ·城市叙事空间的原真性、真实性特征第98-101页
     ·原真性、真实性特征解读第98-99页
     ·多样性城市事件的真实性决定了城市叙事空间的原真性第99-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第五章 城市叙事空间的实证研究第102-127页
   ·南宁历史城区叙事空间的研究方法:地图叠加法与文献分析法相结合第102-105页
     ·地图叠加法及其优点分析第102-104页
     ·文献分析法等相关方法第104-105页
   ·南宁历史城区叙事空间研究第105-116页
     ·南宁历史城区基础研究第105-107页
     ·南宁历史城区多样性城市事件分析第107-112页
     ·南宁历史城区多样性城市事件对空间演变的历时性影响第112-114页
     ·南宁历史城区叙事空间形成:多样性城市事件叠加的共时性影响分析第114-116页
   ·南宁历史城区城市叙事空间分析第116-126页
     ·西组团会馆叙事空间第116-117页
     ·东北角组团名人叙事空间第117-118页
     ·南组团叙事空间第118-119页
     ·民生路轴线叙事空间第119-120页
     ·新华路轴线叙事空间第120-121页
     ·南宁历史城区叙事空间评析第121-122页
     ·南宁历史城区代表性的多样性城市事件空间及事件评析第122-126页
   ·本章小结第126-127页
第六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第127-132页
   ·研究结论第127-130页
   ·展望第130-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41页
致谢第141-14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温作用后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有机生长理论的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