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 ·网络的发展历程以及融合的趋势 | 第8-10页 |
| ·接入网络选择研究的重要性 | 第10-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 第2章 异构网络发现与选择机制理论研究 | 第14-23页 |
| ·网络发现与选择机制 | 第14-18页 |
| ·IEEE 802.21 网络发现与选择机制 | 第14-16页 |
| ·3GPP ANDSF 网络发现与选择机制 | 第16-18页 |
| ·网络选择的应用场景及选择过程 | 第18-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 第3章 网络选择度量值的设计 | 第23-41页 |
| ·网络层对数据移动性的支持 | 第23-33页 |
| ·MIPv6 协议通信机制分析 | 第25-29页 |
| ·基于端口的移动 IP 设计 | 第29-33页 |
| ·相对网络负载(RNL)的设计 | 第33-39页 |
| ·网络层决策的优点 | 第33-35页 |
| ·RNL 值的计算 | 第35-38页 |
| ·终端选择接入点方法的比较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4章 基于 RNL 值的异构网络全局优化算法设计 | 第41-49页 |
| ·网络全局优化算法原理 | 第41-43页 |
| ·MIPV6 中 BU 报文格式设计 | 第43-45页 |
| ·改进的移动头 MH 报文格式 | 第43-44页 |
| ·改进的移动选项报文格式 | 第44-45页 |
| ·算法的部署与实现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5章 模拟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49-58页 |
| ·仿真平台设计 | 第49-51页 |
| ·仿真工具介绍 | 第49页 |
| ·仿真场景及参数设置 | 第49-51页 |
| ·性能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51-57页 |
| ·三种仿真用例的设计 | 第51-53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3-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63页 |
| 附录2 主要英文缩写语对照表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