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0页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6-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9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9-10页 |
第二章 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 | 第10-18页 |
§2.1 微分的中心差商近似与Maxwell方程组 | 第10-12页 |
§2.1.1 中心差商近似 | 第10-11页 |
§2.1.2 Maxwell方程组 | 第11-12页 |
§2.2 Yee氏算法与数值稳定性条件 | 第12-16页 |
§2.2.1 Yee氏网格 | 第12-13页 |
§2.2.2 Yee氏差分格式 | 第13-15页 |
§2.2.3 数值稳定性条件 | 第15-16页 |
§2.3 吸收边界条件 | 第16-18页 |
第三章 伪低频电磁场数值计算中的PML吸收边界条件 | 第18-33页 |
§3.1 完全匹配层(PML)吸收边界条件基本原理 | 第18-21页 |
§3.2 三维PML吸收边界条件及相应的差分格式 | 第21-24页 |
§3.3 PML吸收边界层中参数的确定 | 第24-25页 |
§3.4 伪低频电磁场计算中的PML吸收边界条件性能研究 | 第25-33页 |
§3.4.1 二维伪低频电磁场计算中的PML吸收边界条件 | 第25-30页 |
§3.4.2 三维伪低频电磁场计算中的PML吸收边界条件 | 第30-33页 |
第四章 FDTD法在开关电源辐射电磁干扰计算中的应用 | 第33-45页 |
§4.1 方法验证—电偶极子天线辐射电磁场的数值计算 | 第33-37页 |
§4.1.1 电偶极子天线激励源的设置 | 第33-35页 |
§4.1.2 数值验证 | 第35-37页 |
§4.2 开关电源产生的辐射电磁干扰 | 第37-45页 |
§4.2.1 激励源的设置 | 第38-41页 |
§4.2.2 计算实例和结论 | 第41-45页 |
第五章 交替方向隐格式时域有限差分法 | 第45-60页 |
§5.1 维交替方向隐格式时域有限差分法 | 第45-54页 |
§5.1.1 二维交替方向隐格式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差分格式 | 第45-47页 |
§5.1.2 二维交替方向隐格式时域有限差分法的稳定性分析 | 第47-49页 |
§5.1.3 改进的二维交替方向隐格式时域有限差分法 | 第49-51页 |
§5.1.4 方法验证 | 第51-54页 |
§5.2 三维交替方向隐格式时域有限差分法 | 第54-60页 |
§5.2.1 三维交替方向隐格式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 | 第54-58页 |
§5.2.2 三维交替方向隐格式时域有限差分法的数值验证 | 第58-60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0-62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0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