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及其消解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4页 |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依据 | 第9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学界研究评述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2 信仰以及马克思主义信仰 | 第14-25页 |
·一般信仰概述 | 第14-18页 |
·信仰的内涵 | 第14-15页 |
·信仰的特征 | 第15-16页 |
·信仰的功能 | 第16-18页 |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 | 第18-21页 |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含义 | 第18-19页 |
·马克思主义信仰根本特征:科学性 | 第19-20页 |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 | 第20-21页 |
·信仰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的抉择 | 第21-25页 |
·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选择 | 第21-22页 |
·信仰马克思主义才能坚守改革开放正确方向 | 第22-23页 |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提升中国人素质的需要 | 第23-25页 |
3 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第25-31页 |
·关于信仰危机 | 第25-26页 |
·信仰危机的含义 | 第25页 |
·信仰危机的类型 | 第25-26页 |
·信仰危机的本质 | 第26页 |
·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表现及其影响 | 第26-31页 |
·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表现 | 第27-29页 |
·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 第29-31页 |
4 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 | 第31-39页 |
·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产生的国内原因 | 第31-36页 |
·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产生的主体原因 | 第31-32页 |
·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产生的经济原因 | 第32-34页 |
·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产生的政治原因 | 第34-35页 |
·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产生的文化原因 | 第35页 |
·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产生的社会原因 | 第35-36页 |
·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产生的国际原因 | 第36-39页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挫折的消极影响 | 第36-37页 |
·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渗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 第37-39页 |
5 消解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途径 | 第39-50页 |
·加强党的建设为消解危机提供主体保障 | 第39-41页 |
·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 | 第39-40页 |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第40-41页 |
·坚持改革方向为消解危机提供经济保障 | 第41-43页 |
·大力发展生产力 | 第41-42页 |
·坚守共同富裕原则 | 第42-43页 |
·强化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消解危机提供文化保障 | 第43-45页 |
·研究马克思主义信仰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 第43-44页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意识形态教育 | 第44-45页 |
·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为消解危机提供制度保障 | 第45-47页 |
·加强民主以完善利益表达机制 | 第45-46页 |
·健全法制以加强监督约束机制 | 第46-47页 |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消解危机提供社会保障 | 第47-49页 |
·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第48页 |
·创新治理促进社会公平 | 第48-49页 |
·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国际诱因的应对措施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