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映射的双向性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20页
   ·隐喻理论概述第10-13页
     ·概念隐喻理论第10-11页
     ·具身认知理论第11-12页
     ·意象图式第12-13页
   ·空间隐喻第13-15页
   ·道德隐喻第15-17页
   ·隐喻映射的双向性(BIDIRECTIONAL)第17-20页
2 问题提出第20-23页
3 实验第23-37页
   ·实验 1 无意识词义判断条件下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道德是上、不道德是下第23-26页
     ·实验目的第23页
     ·被试第23-24页
     ·实验设计和程序第24-25页
     ·实验结果第25页
     ·讨论和分析第25-26页
   ·实验 2 有意识迫选情况下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道德是上、不道德是下第26-30页
     ·实验目的第26页
     ·被试第26-27页
     ·实验材料第27页
     ·实验设计和程序第27-28页
     ·实验结果第28-29页
     ·讨论和分析第29-30页
   ·实验 3 空间位置启动条件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上是道德、下是不道德第30-33页
     ·实验目的第30页
     ·被试第30页
     ·实验材料第30页
     ·实验设计和程序第30-31页
     ·实验结果第31-33页
     ·讨论和分析第33页
   ·实验 4 空间位置对个体人物道德性判断的影响第33-37页
     ·实验目的第33页
     ·被试第33页
     ·实验材料第33-34页
     ·实验设计和程序第34页
     ·实验结果第34-35页
     ·讨论和分析第35-37页
4 综合讨论第37-41页
   ·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道德是上、不道德是下第37-38页
   ·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目标域向始源域的映射——上是道德、下是不道德第38-41页
5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7页
附录第47-48页
后记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宽恕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语篇阅读理解中情绪的垂直空间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