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 | 第10页 |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 第10-12页 |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0-11页 |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 | 第11-12页 |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应用领域 | 第12-13页 |
·锂离子电池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应用 | 第13页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特点及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碳负极材料 | 第14页 |
·硅基负极材料 | 第14-15页 |
·负极材料钛酸锂的特点及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钛酸锂的结构与性能 | 第15-16页 |
·钛酸锂的制备 | 第16-17页 |
·钛酸锂的主要改性方法 | 第17-18页 |
·本文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实验原料、仪器及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实验药品 | 第19页 |
·实验仪器 | 第19页 |
·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9-20页 |
·高温固相法 | 第19-20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20页 |
·电池的组装 | 第20页 |
·电极材料性能测试 | 第20-22页 |
第三章 采用新型碳源包覆的钛酸锂及其电化学性能 | 第22-28页 |
·引言 | 第22页 |
·Li_4Ti_5O_(12)/C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2-27页 |
·PVA 对钛酸锂结构的影响及其形貌特征 | 第22-23页 |
·PVA 对钛酸锂的电化学影响 | 第23-24页 |
·PEG 对钛酸锂结构的影响及其形貌特征 | 第24-25页 |
·PEG 对钛酸锂电化学的影响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采用不同金属离子掺杂的钛酸锂及其电化学性能 | 第28-40页 |
·引言 | 第28页 |
·材料的制备 | 第28页 |
·Li_(3.9)Al_(0.1)Ti_5O_(12) 的制备 | 第28页 |
·Li_4Ti_(4.9)V_(0.1)O_(12) 的制备 | 第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9页 |
·Li_(3.9)Al_(0.1)Ti_5O_(12) 的结构及其形貌特征 | 第28-29页 |
·Li_(3.9)Al_(0.1)Ti_5O_(12) 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29-32页 |
·Li_4Ti_(4.9)V_(0.1)O_(12) 的结构及其形貌特征 | 第32-35页 |
·Li_4Ti_(4.9)V_(0.1)O_(12) 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35-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0页 |
·工作展望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