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激光通信稳瞄转台技术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激光通信发展现状 | 第8-11页 |
·国外激光通信发展现状 | 第8-10页 |
·国内空间激光通信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外稳瞄转台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稳瞄转台技术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稳瞄转台技术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车载激光通信稳瞄转台总体方案设计 | 第14-18页 |
·车载平台的外界约束条件与振动特性分析 | 第14-16页 |
·车载平台的振动特性分析 | 第14-15页 |
·车载平台空间环境分析 | 第15-16页 |
·车载平台激光通信链路特点 | 第16页 |
·激光通信稳瞄系统的主要任务与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系统主要功能 | 第16页 |
·系统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系统的组成 | 第17页 |
·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 第17-18页 |
第三章 稳瞄转台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第18-29页 |
·稳瞄转台的坐标系定义 | 第18-19页 |
·坐标变换原理与各框架坐标系之间变换矩阵 | 第19-20页 |
·稳瞄转台的运动学模型 | 第20-23页 |
·稳瞄转台的动力学模型 | 第23-26页 |
·两轴转台的机电模型 | 第26-29页 |
第四章 车载激光通信稳瞄转台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 第29-50页 |
·稳瞄转台的结构选择与分析 | 第29-32页 |
·车载稳瞄转台结构设计 | 第32-39页 |
·驱动元件与测量元件的选择 | 第32-35页 |
·光学系统设计 | 第35-36页 |
·俯仰回转轴系设计 | 第36-37页 |
·方位回转轴系设计 | 第37-38页 |
·内框架与外框架结构设计 | 第38-39页 |
·结构因素对转台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39-43页 |
·俯仰轴系误差影响分析 | 第39-40页 |
·方位轴系误差影响分析 | 第40-43页 |
·车载转台有限元结构分析 | 第43-50页 |
·车载转台结构简化 | 第43-44页 |
·车载转台静态特性分析 | 第44-47页 |
·车载转台动态特性分析 | 第47-50页 |
第五章 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 第50-58页 |
·控制原理与控制系统基本结构 | 第50-52页 |
·速率稳定控制机理 | 第50页 |
·位置跟踪控制机理 | 第50页 |
·控制系统基本结构 | 第50-52页 |
·PID控制原理 | 第52页 |
·电流环设计 | 第52-54页 |
·速度环设计 | 第54-56页 |
·位置环设计 | 第56-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59页 |
·总结 | 第58页 |
·展望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