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性反应墙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氮的模拟试验研究
| 目录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1 绪论 | 第8-16页 |
| ·地下水资源利用现状及污染概况 | 第8-9页 |
| ·地下水资源利用现状 | 第8页 |
|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概况 | 第8-9页 |
| ·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来源及危害 | 第9-10页 |
| ·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来源 | 第9页 |
|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危害 | 第9-10页 |
| ·地下水中硝酸盐转化过程 | 第10页 |
| ·地下水中硝酸盐的修复技术 | 第10-13页 |
| ·物理法 | 第10-11页 |
| ·化学法 | 第11-12页 |
| ·生物修复技术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14-16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2 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氮的影响因素优化设计 | 第16-30页 |
|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简介 | 第16-19页 |
|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概念 | 第16页 |
| ·正交试验设计表 | 第16-17页 |
|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程序 | 第17-19页 |
| ·正交试验设计 | 第19-20页 |
| ·正交试验各参数的确定 | 第19页 |
| ·正交表的设计 | 第19-20页 |
| ·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的测定与计算 | 第20页 |
| ·正交试验结果整理与数据分析 | 第20-30页 |
| ·影响因子的极差分析 | 第21-26页 |
| ·影响因子的方差分析 | 第26-29页 |
| ·最优影响因素组合 | 第29-30页 |
| 3 柱试验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研究 | 第30-42页 |
|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 ·固态碳源及填料 | 第30页 |
| ·实验用水 | 第30页 |
| ·接种污泥 | 第30页 |
|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 第30-32页 |
| ·反硝化柱实验 | 第30-31页 |
| ·沸石柱吸附反应 | 第31-32页 |
| ·分析方法 | 第32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2-42页 |
| ·反硝化柱实验 | 第32-38页 |
| ·填料填充方式对反硝化的影响 | 第32-35页 |
| ·进水流速对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 第35-38页 |
| ·沸石柱吸附反应 | 第38-42页 |
| ·不同进水流速对沸石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38-39页 |
| ·流速对沸石吸附氨氮作用的影响 | 第39-42页 |
| 4 模拟渗透性反应墙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 | 第42-47页 |
| ·试验材料与装置 | 第42-43页 |
| ·试验材料 | 第42页 |
| ·试验装置 | 第42-43页 |
| ·分析方法 | 第43页 |
| ·试验方法 | 第43页 |
| ·试验结果及讨论 | 第43-47页 |
| ·硝酸盐氮去除效果 | 第43-44页 |
| ·亚硝酸盐氮的浓度变化 | 第44-45页 |
| ·氨氮含量的变化 | 第45-46页 |
| ·pH 值变化 | 第46-47页 |
| 5 结论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