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 第7-8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 ·研究目的 | 第8页 |
| ·研究内容、框架及方法 | 第8-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8-9页 |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框架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1-14页 |
|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 | 第11-12页 |
|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 第12-14页 |
| ·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 ·中阿贸易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 ·贸易影响因素 | 第16-19页 |
| ·中阿贸易影响因素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中阿贸易发展现状 | 第21-35页 |
| ·中阿贸易关系的发展进程 | 第21-23页 |
| ·改革开放之前中阿贸易关系 | 第21页 |
| ·20世纪末中阿贸易关系的发展 | 第21-22页 |
| ·新世纪以来的中阿紧密合作 | 第22-23页 |
|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贸易发展现状 | 第23-25页 |
|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贸易发展基本状况 | 第24页 |
| ·中国与各个阿拉伯国家贸易情况 | 第24-25页 |
| ·中阿双边贸易结构 | 第25-35页 |
| ·中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主要商品构成 | 第25-29页 |
| ·中国从阿拉伯国家主要进口商品的构成 | 第29-32页 |
| ·中阿双边贸易在中阿各自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 第32-35页 |
| 第四章 中阿双边贸易影响因素 | 第35-49页 |
| ·有利因素 | 第35-42页 |
| ·经济发展促进贸易规模扩大 | 第35-36页 |
| ·阿拉伯国家具有丰富的能源 | 第36-37页 |
| ·双方产业结构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 第37-38页 |
| ·比较优势 | 第38-40页 |
| ·中国—海合会自由贸易区的推进 | 第40-41页 |
| ·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中阿博览会促进中阿贸易发展 | 第41-42页 |
| ·不利因素 | 第42-49页 |
| ·阿拉伯国家政局动荡给中阿贸易带来严峻挑战 | 第42-43页 |
| ·反倾销与贸易保护阻碍中阿贸易发展 | 第43-44页 |
| ·阿拉伯国家贸易中的大国因素 | 第44-45页 |
| ·中阿互相不了解给贸易发展带来极大阻力 | 第45-46页 |
| ·贸易中的产品质量问题 | 第46-49页 |
| 第五章 中阿双边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49-55页 |
| ·模型的构建 | 第49-51页 |
| ·模型的基本形式和变量的选取 | 第49-50页 |
| ·样本范围说明 | 第50-51页 |
| ·数据来源说明 | 第51页 |
| ·影响中国与阿拉伯贸易流量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51-55页 |
| ·回归结果 | 第51-53页 |
| ·回归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 第六章 结论及促进中阿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55-61页 |
| ·结论 | 第55-56页 |
| ·定性分析结论 | 第55页 |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 ·促进中阿贸易的具体政策建议 | 第56-61页 |
| ·中国积极参与阿拉伯国家能源合作 | 第56页 |
| ·加速推进中国与海合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 第56-57页 |
| ·促进多层次交流,加强政治互信 | 第57页 |
| ·创建阿拉伯问题研究战略数据库,深化中阿合作 | 第57-58页 |
| ·积极利用“中阿博览会”平台,促进双边贸易发展 | 第58页 |
| ·利用“内陆向西开放”政策,促进中阿贸易发展 | 第58-59页 |
| ·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监管合作机制,保证出口产品质量 | 第59页 |
| ·拓展运输渠道,扩大中阿双边贸易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 致谢 | 第63-65页 |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