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7页 |
| ABSTRACT | 第17-22页 |
| 导论 | 第22-36页 |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23-32页 |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32-34页 |
| 四、创新之处和主要不足 | 第34-36页 |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理论阐释 | 第36-70页 |
| 第一节 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基本内涵 | 第36-46页 |
| 一、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基本概念 | 第36-39页 |
| 二、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构成要素 | 第39-43页 |
| 三、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层次结构 | 第43-46页 |
| 第二节 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理论依据 | 第46-53页 |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处理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的重要论述 | 第46-49页 |
| 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处理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的探索历程 | 第49-53页 |
| 第三节 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基本要求 | 第53-60页 |
| 一、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政党政治规律 | 第53-55页 |
| 二、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 | 第55-58页 |
| 三、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规律 | 第58-60页 |
| 第四节 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价值取向 | 第60-65页 |
| 一、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 第60-62页 |
| 二、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 | 第62-63页 |
| 三、民主法治的价值取向 | 第63-65页 |
| 第五节 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实现机制的结构要素 | 第65-70页 |
| 一、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实现机制的理论分析 | 第65-66页 |
| 二、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五大机制的有机联系 | 第66-70页 |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法治生成机制 | 第70-97页 |
| 第一节 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法治生成机制的理论阐释 | 第70-74页 |
| 一、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法治生成机理 | 第70-72页 |
| 二、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法治发展逻辑 | 第72-74页 |
| 第二节 建立健全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法治生成机制的基本对策 | 第74-97页 |
| 一、培养有利于实现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法律文化 | 第74-76页 |
| 二、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和国家法律制度的创新 | 第76-83页 |
| 三、推进党的领导行为和政党权力运行的法治化 | 第83-88页 |
| 四、培养党员的法权人格 | 第88-90页 |
| 五、加强法治文化资源的整合 | 第90-95页 |
| 六、实现党自身的现代化 | 第95-97页 |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文化建设机制 | 第97-127页 |
| 第一节 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文化结构的理论阐释 | 第97-104页 |
| 一、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文化结构的概念分析 | 第97-100页 |
| 二、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构成要素 | 第100-104页 |
| 第二节 建立健全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文化建设机制的基本措施 | 第104-127页 |
| 一、加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实践主体建设 | 第104-114页 |
| 二、加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实践载体建设 | 第114-120页 |
| 三、加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生态环境建设 | 第120-127页 |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和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制度运行机制 | 第127-154页 |
| 第一节 党治国理政和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制度运行机制的理论阐释 | 第127-131页 |
| 一、制度、体制、机制辨析 | 第127-129页 |
| 二、建立健全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制度运行机制的基本要求 | 第129-131页 |
| 第二节 建立健全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制度运行机制的基本途径 | 第131-154页 |
| 一、加强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制度体系建设 | 第131-140页 |
| 二、提高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制度制定和执行力水平 | 第140-154页 |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能力提升机制 | 第154-180页 |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综合能力的理论阐释 | 第154-158页 |
| 一、政党能力的概念分析 | 第154-155页 |
| 二、中国共产党综合能力的本源 | 第155-156页 |
| 三、加强中国共产党综合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 | 第156-158页 |
| 第二节 建立健全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能力提升机制的具体路径 | 第158-180页 |
| 一、加强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能力建设 | 第158-161页 |
| 二、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掌政权能力建设 | 第161-167页 |
| 三、加强中国共产党多党合作能力建设 | 第167-172页 |
| 四、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能力建设 | 第172-176页 |
| 五、加强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能力建设 | 第176-180页 |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评价机制 | 第180-205页 |
| 第一节 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评价机制的理论阐释 | 第180-183页 |
| 一、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评价机制的概念分析 | 第180-181页 |
| 二、评价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主要标准 | 第181-182页 |
| 三、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评价机制的基本特征 | 第182页 |
| 四、建立健全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评价机制的意义 | 第182-183页 |
| 第二节 建立健全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评价机制的路径选择 | 第183-205页 |
| 一、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评价机制的主体设计 | 第183-187页 |
| 二、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评价机制的指标设计 | 第187-194页 |
| 三、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评价机制的方法设计 | 第194-200页 |
| 四、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评价体系的技术整合 | 第200-202页 |
| 五、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评价结果的动态管理 | 第202-205页 |
| 参考文献 | 第205-215页 |
| 图表 | 第215-216页 |
| 致谢 | 第216-217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 第217-219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2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