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酶论文

利用定点突变技术研究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酶的关键氨基酸残基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英文缩略语表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2页
   ·萜类化合物第11页
   ·萜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第11-12页
   ·萜类化合物合成途径第12-15页
     ·甲羟戊酸途径第12-13页
     ·2-甲基-D-赤藓糖-4-磷酸途径第13-15页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酶第15-20页
     ·dxs基因的特性第15-16页
     ·DXS的晶体结构第16-17页
     ·DXS的转酮酶活性第17页
     ·DXS作为转酮酶的作用机制第17-18页
     ·与DXS转酮酶活性相关的氨基酸残基第18-19页
     ·DXS的磷酸丙糖异构化活性第19-20页
   ·定点突变技术第20页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20-22页
第二章 突变体基因的制备第22-28页
   ·材料与仪器第22-23页
     ·菌株第22页
     ·主要试剂第22页
     ·主要仪器第22-23页
     ·试剂配方第23页
   ·实验方法第23-26页
     ·突变位点的设计第23-24页
     ·引物设计第24页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4-25页
     ·质粒模板的制备第25页
     ·反向PCR第25页
     ·DpnI酶消化模板质粒第25页
     ·琼脂糖凝胶检测第25-26页
     ·PCR产物自身环化第26页
     ·热击转化第26页
     ·突变质粒测序第26页
   ·实验结果第26-27页
     ·反向PCR结果第26-27页
     ·突变质粒测序结果第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突变体的制备及活性检测第28-43页
   ·材料与仪器第28-31页
     ·菌株第28页
     ·主要试剂第28页
     ·主要试剂配方第28-30页
     ·主要仪器第30-31页
   ·实验方法第31-35页
     ·DXS的诱导表达第31页
     ·亲和层析纯化DXS第31页
     ·DXS表达纯化的SDS-PAGE分析第31-32页
     ·酶标法测定DXS蛋白浓度第32页
     ·纸色谱法检测DXS转酮酶活性第32-33页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DXS活性第33-35页
   ·结果与讨论第35-40页
     ·DXS诱导表达纯化结果第35-36页
     ·DXS浓度测定结果第36页
     ·DXS转酮酶活性检测结果第36-39页
     ·DXS磷酸丙糖异构化活性检测结果第39-40页
   ·讨论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pGEx4T-H49Qdxs重组质粒的构建表达纯化及活性检测第43-54页
   ·材料与仪器第43-44页
     ·菌株第43页
     ·引物第43-44页
     ·主要试剂第44页
     ·主要试剂配方第44页
   ·实验方法第44-48页
     ·H49Qdxs基因的扩增第44-45页
     ·外源基因和载体双酶切反应第45页
     ·连接反应第45页
     ·热击转化第45页
     ·重组质粒的验证第45页
     ·重组质粒的表达第45-46页
     ·亲和层析纯化H49Q DXS-GST第46页
     ·DXS重组蛋白的SDS-PAGE分析第46页
     ·酶标法(Bradford试剂)测定DXS蛋白浓度第46页
     ·纸色谱法检测H49Q DXS-GST活性第46-47页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H49Q DXS-GST活性第47-48页
   ·结果与讨论第48-52页
     ·H49Qdxs基因扩增结果第48页
     ·外源基因和载体双酶切结果第48-49页
     ·重组质粒酶切验证结果第49页
     ·H49Q DXS-GST表达纯化结果第49-50页
     ·H49Q DXS-GST浓度测定结果第50页
     ·纸色谱法检测H49Q DXS-GST转酮酶活性结果第50-51页
     ·柱前衍生-HPLC法检测H49Q DXS-GST转酮酶活性结果第51-52页
     ·H49Q DXS-GST磷酸丙糖异构化活性检测结果第52页
   ·讨论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DXS突变体稳态动力学参数的测定第54-60页
   ·材料与仪器第54页
     ·所需试剂第54页
     ·主要试剂配方第54页
   ·实验方法第54-56页
     ·DXS的稳态动力学参数第54-55页
     ·NADPH的标准曲线第55页
     ·酶联紫外法第55-56页
   ·实验结果第56-59页
     ·NADPH的标准曲线第56-57页
     ·DXS稳态动力学参数测定结果第57-59页
   ·讨论第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总结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8页
附录第68-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糖相关基因表达与糖链结构整合分析
下一篇:金属β-内酰胺酶的表征及抑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