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插图清单 | 第14-15页 |
附表清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4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锚杆支护理论的国外研究 | 第17-20页 |
·锚杆支护技术的国外研究 | 第20-21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第二章 深部巷道围岩表面变形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24-32页 |
·深部围岩的破坏方式与机理 | 第24-25页 |
·岩石的破坏机理 | 第24页 |
·岩石的破坏机制 | 第24-25页 |
·深埋巷道围岩变形特征 | 第25-26页 |
·深埋巷道围岩变形影响因素 | 第26-30页 |
·自然因素 | 第26-28页 |
·施工因素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不同开采条件下巷道围岩支护反力理论分析 | 第32-44页 |
·交试验 | 第32-35页 |
·正交试验概述 | 第32-33页 |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第33页 |
·交试验设计 | 第33-35页 |
·深部开采巷道围岩表面允许变形值 | 第35页 |
·不同开采条件下控制围岩稳定支护反力大小 | 第35-41页 |
·圆形巷道围岩表面变形理论计算公式 | 第35-39页 |
·矩形巷道所需支护反力大小及支护方案设计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4页 |
第四章 不同开采条件下巷道表面变形数值分析 | 第44-64页 |
·数值分析软件基础 | 第44-46页 |
·数值分析软件的选取 | 第44页 |
·数值分析模型建立的原则 | 第44页 |
·本构模型及力学参数的选取 | 第44-45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45-46页 |
·不同开采条件下矩形巷道未支护数值分析 | 第46-63页 |
·未支护数值模拟巷道围岩变形图 | 第46-51页 |
·未支护数值模拟巷道围岩变形数据分析 | 第51-54页 |
·围岩变形超过允许值支护方案设计 | 第54-61页 |
·数据分析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淮北袁店二矿101运输巷围岩表面变形数值分析 | 第64-74页 |
·基本概述 | 第64-65页 |
·工程概况 | 第64页 |
·模拟步骤概述 | 第64-65页 |
·不同锚杆(索)支护参数数值分析 | 第65-72页 |
·理论分析支护反力大小 | 第65-66页 |
·数值分析锚杆支护参数变化 | 第66-70页 |
·最优支护参数设计 | 第70-71页 |
·最优支护参数模拟分析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附录A 25组试验围岩变形理论计算结果及初步方案设计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