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图目录 | 第12-13页 |
| 表目录 | 第13-14页 |
| 英文缩略表 | 第14-15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5-19页 |
| ·我国小浆果的发展概况 | 第15-16页 |
| ·生产现状 | 第15页 |
| ·存在问题 | 第15页 |
| ·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 ·树莓的资源概况 | 第16页 |
| ·树莓的应用价值 | 第16-17页 |
| ·营养保健价值 | 第16页 |
| ·应用概况 | 第16-17页 |
| ·树莓产业概况及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 ·国外发展概况 | 第17页 |
| ·国内发展概况 | 第17-18页 |
|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18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 ·蓬蘽悬钩子主要特点 | 第18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蓬蘽悬钩子主要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19-22页 |
| ·研究区生境概况与方法 | 第19页 |
| ·研究区自然概况 | 第19页 |
| ·观察内容与方法 | 第1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9-20页 |
| ·物候与生物学特性观察 | 第19-20页 |
| ·栽植密度对枝条发育的影响 | 第20页 |
| ·小结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蓬蘽悬钩子光合特性的研究 | 第22-2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4页 |
| ·蓬蘽悬钩子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 | 第22-23页 |
| ·光合作用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细胞间隙 CO_2浓度日变化的关系 | 第23-24页 |
| ·光合作用对光的响应曲线 | 第24页 |
| ·小结 | 第24-25页 |
| 第四章 蓬蘽悬钩子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 第25-3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9页 |
| ·供试样品 | 第25页 |
| ·主要分析仪器 | 第25页 |
| ·主要试剂 | 第25-26页 |
| ·实验方法 | 第26-2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0页 |
| ·果实中氨基酸含量 | 第29-30页 |
| ·果实中营养元素含量 | 第30页 |
| ·蓬蘽悬钩子与“丰满红”果实中营养成分对比 | 第30页 |
| ·小结 | 第30-32页 |
| 第五章 蓬蘽悬钩子主要有效成分的研究 | 第32-3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 ·试验材料 | 第32页 |
| ·主要试剂 | 第32页 |
| ·主要仪器 | 第32-33页 |
| ·总黄酮测定方法 | 第33页 |
| ·总皂苷测定方法 | 第33页 |
| ·鞣花酸测定方法 | 第33-3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 ·蓬蘽悬钩子总黄酮含量比较 | 第34-35页 |
| ·蓬蘽悬钩子总皂苷含量比较 | 第35-36页 |
| ·蓬蘽悬钩子鞣花酸含量比较 | 第36-37页 |
| ·分析方法的确证 | 第37页 |
| ·蓬蘽悬钩子与“丰满红”果实中有效成分含量比较 | 第37页 |
| ·小结 | 第37-39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39-41页 |
| ·主要生物学特性 | 第39页 |
| ·果实营养成分 | 第39-40页 |
| ·有效成分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作者简历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