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棉论文

棉花地上部形态指标与蕾铃脱落的模拟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9页
 摘要第13页
 1 影响棉花地上部形态指标与蕾铃脱落的主要因素第13-16页
   ·品种遗传性第13-14页
   ·光照因子第14页
   ·温度因子第14-15页
   ·土壤水分第15页
   ·氮素营养第15-16页
   ·其他因子第16页
 2 棉花生长模型研究进展第16-19页
   ·国外棉花生长模型研究进展第16-18页
   ·国内棉花生长模型研究进展第18-19页
 3 棉花形态发生与蕾铃脱落模拟模型的研究第19-21页
   ·棉花形态发生方面的研究第19-20页
   ·棉花蕾铃发生与脱落模型的研究第20-21页
 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1页
 参考文献第21-28页
 Abstract第28-29页
第二章 温光因子对棉花地上部形态指标与蕾铃脱落的影响第29-41页
 摘要第29-30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0-31页
   ·试验设计第30页
   ·测定内容与方法第30-31页
   ·数据处理第3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1-37页
   ·累积温光效应的计算第31-32页
   ·棉花地上部形态指标与蕾铃脱落的动态模拟第32-34页
   ·棉花地上部形态指标随累积温光效应变化的特征值第34-37页
 3 小结第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Abstract第40-41页
第三章 氮素对棉花地上部形态指标与蕾铃脱落影响的模拟第41-53页
 摘要第41-42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2-43页
   ·试验设计第42-43页
   ·测定的内容与方法第43页
   ·建模与检验第43页
 2 模型的构建第43-48页
   ·累积温光效应的计算第43-44页
   ·不同氮素水平下棉花地上部形态指标与蕾铃脱落动态的模拟第44-45页
   ·氮素水平对各形态指标模型参数的影响第45-48页
 3 模型的检验第48-50页
   ·氮肥试验的检验第48-49页
   ·密度试验的检验第49-50页
 4 小结第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Abstract第52-53页
第四章 花铃期短期渍水对棉花地上部形态指标与蕾铃脱落影响的模拟第53-67页
 摘要第53-54页
 1 材料和方法第54-55页
   ·试验设计第54页
   ·测定内容与方法第54-55页
   ·建模与检验第55页
 2 模型的构建第55-61页
   ·棉花地上部形态指标与蕾铃脱落的动态模拟第55-56页
   ·主要参数和渍水影响因子的确定第56-60页
   ·模型的校正第60-61页
 3 模型的检验第61页
 4 小结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Abstract第65-67页
第五章 棉花地上部形态指标、蕾铃脱落和叶面积指数的模拟模型研究第67-79页
 摘要第67-68页
 1 材料和方法第68-69页
   ·试验设计第68-69页
   ·测定的内容与方法第69页
   ·建模与检验第69页
 2 模型的构建第69-73页
   ·株高、果枝、果节及蕾铃发生与脱落的建模第70-71页
   ·叶面积指数的建模第71-73页
 3 模型的检验第73-75页
   ·株高、果枝、果节及蕾铃发生与脱落的检验第73-74页
   ·叶面积指数的检验第74-75页
 4 小结第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Abstract第78-79页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第79-87页
 摘要第79页
 1 讨论第79-82页
   ·温光因子对棉花地上部形态指标与蕾铃脱落的影响第79-80页
   ·氮素对棉花地上部形态指标与蕾铃脱落影响的模拟第80-81页
   ·花铃期短期渍水对棉花地上部形态指标与蕾铃脱落影响的模拟第81页
   ·棉花地上部形态指标、蕾铃脱落和叶面积指数的模拟模型研究第81-82页
 2 结论第82-83页
 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83-84页
 4 研究展望第84页
 参考文献第84-86页
 Abstract第86-8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已录用和已投稿论文第87-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时空演变特征模拟分析
下一篇:种植密度对杂交棉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