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一、国内关于环境税的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二、国外关于环境税的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三、国内外环境税理论研究趋势 | 第13-14页 |
第三节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第四节 创新点和不足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环境税的基础理论分析 | 第16-21页 |
第一节 环境税概述 | 第16-17页 |
一、环境税的定义 | 第16-17页 |
二、环境税的征收模式 | 第17页 |
第二节 开征环境税的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一、外部性理论 | 第17-19页 |
二、公共物品理论 | 第19页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四、自然资本理论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环境税的国际基本做法及经验借鉴 | 第21-30页 |
第一节 环境税的国际基本做法 | 第21-26页 |
一、污染物排放税的基本做法 | 第22-24页 |
二、环境不友好产品税的基本做法 | 第24-25页 |
三、其他与保护环境有关的税收和收费的基本做法 | 第25-26页 |
四、税式支出的基本做法 | 第26页 |
第二节 国际社会环境税基本做法对我国的启示 | 第26-30页 |
一、立足国情是制定环境税政策的基本要求 | 第27页 |
二、循序渐进是各国环境税改革的主要策略 | 第27页 |
三、税收中性是各国制定环境税的有效措施 | 第27-28页 |
四、税式支出和差别税率是各国环境税改革的主要内容 | 第28页 |
五、合理确定税收收入使用方式是各国环境税改革的重要步骤 | 第28-30页 |
第四章 我国开征环境税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第30-39页 |
第一节 我国开征环境税的必要性分析 | 第30-36页 |
一、环境状况亟待改变 | 第30-32页 |
二、排污收费制度急需完善 | 第32-33页 |
三、现行环保税收政策调控力度有限 | 第33-34页 |
四、单靠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地保护环境 | 第34-35页 |
五、开征环境税是国际趋势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我国开征环境税的可行性分析 | 第36-39页 |
一、我国开征环境税有充分的政策依据支撑 | 第36页 |
二、排污收费制度和环保税收政策的实施为开征环境税奠定了实践基础 | 第36-37页 |
三、环保部门丰富的经验为开征环境税提供了技术支持 | 第37页 |
四、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和税制改革为环境税的开征提供了契机 | 第37-38页 |
五、开征环境税有国外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 第38-39页 |
第五章 我国环境税制度构想 | 第39-46页 |
第一节 我国开征环境税的基本原则 | 第39-40页 |
一、公平原则 | 第39页 |
二、效率原则 | 第39页 |
三、税收中性原则 | 第39页 |
四、税收手段与其他手段配合使用原则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构建我国环境税制基本设想 | 第40-44页 |
一、我国开征环境税的基本思路 | 第40页 |
二、环境税税收体系构想 | 第40页 |
三、完善现行税制和排污收费制度 | 第40-43页 |
四、环境税的税制要素构想 | 第43-44页 |
第三节 开征环境税的配套措施 | 第44-46页 |
一、完善环保法律和行政法规 | 第45页 |
二、改革地方政府的考核机制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第50页 |